时间: 2025-05-23 15:0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5:05:33
将次叶城道中
作者: 陈与义
荒野少人去,竹舆伊轧声。
晴云秋更白,野水暮还明。
寂寞信吾道,淹留谙世情。
王乔有余舄,借我一东征。
在荒凉的原野上几乎没有人经过,竹舆的声音在轻轻响起。晴朗的天空在秋天更加明亮,傍晚的野水依然清晰明亮。孤寂的我深信自己的道路,停留在此刻,熟悉世间的情感。王乔还有多余的鞋子,借我一双去东征吧。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允恭,号白石,晚号白石道人,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写田园景致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崇尚自然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争频繁的时代,诗人借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渴望。
《将次叶城道中》是一首充满了自然气息与内心思考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荒野的寂静,竹舆的轻声,晴云的明亮,以及野水的清澈,表现出一种孤寂而清新的情感。诗中“荒野少人去,竹舆伊轧声”开篇即设置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场景,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接下来的“晴云秋更白,野水暮还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明亮与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中的忧伤。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寂寞信吾道”自述,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流露出对世情的理解与感悟。最后一句“王乔有余舄,借我一东征”则引出了历史典故,寓意着诗人渴望追求理想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决心。
整首诗在意象上结合了自然与人文,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流露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孤独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在荒凉的环境中,依然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并渴望借助他人的力量实现自我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竹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竹制的轿子
C. 一种船只
D. 一种衣服
诗中“荒野少人去”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快乐
D. 忧伤
“王乔有余舄”中的“舄”指的是什么?
A. 鞋子
B. 头饰
C. 书籍
D. 武器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陈与义的《将次叶城道中》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而王维的作品则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