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37
赋得清秋落叶
白帝乘秋秉素蜺,
青娥挟露弄风威。
荣枯不敢违天意,
摇落偏当寄客衣。
大漠霜凄随角散,
孤城月白伴砧飞。
镜中不久繁桃李,
愁杀秦川织锦机。
白帝在秋天驾着白色的云彩,青娥带着露水在风中玩耍。荣枯变化不敢违背天意,飘落的树叶偏偏落在了旅人的衣服上。大漠的霜寒随风角散落,孤独的城池在明月下伴着敲打的声音。镜子里不久后会有繁盛的桃李,然而这却让秦川的织锦机感到无比忧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帝”和“青娥”在古代文化中常常用来描绘秋天和美好事物的结合,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变化与人生感慨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容,一字文长,号青藤,晚号徐文长,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其诗风豪放,常带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惋惜。
《赋得清秋落叶》以秋天的落叶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白帝和青娥的形象,营造出一个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秋日场景。接下来的几句则展现了自然的规律——荣枯交替、落叶飘零,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宿命。诗中“摇落偏当寄客衣”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寄人篱下的无奈和离愁,仿佛每一片落叶都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大漠霜凄随角散,孤城月白伴砧飞”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氛围,描绘出大漠的凄凉和孤城的冷清,而“砧飞”则带来了生活的琐碎与无奈。最后一句“愁杀秦川织锦机”更是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未来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徐渭对季节更迭、人生变迁的深刻理解,表现出浓厚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白帝”、“青娥”)、拟人(如“摇落偏当寄客衣”)、对仗(如“荣枯不敢违天意”)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表现出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流露出深邃的哲理和浓厚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帝”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以下哪一句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
A. 白帝乘秋秉素蜺
B. 大漠霜凄随角散
C. 锦中不久繁桃李
D. 荣枯不敢违天意
诗中“愁杀秦川织锦机”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欢乐
B. 期待
C. 忧愁
D. 安宁
参考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渭的《赋得清秋落叶》与杜甫的《秋兴八首》在主题上都表现出对秋天的感慨,但徐渭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