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5:4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5:42:57
次韵文务光秀才游南湖
作者:苏辙
料峭东风助腊寒,
汀滢白酒借衰颜。
满床书卷何曾读,
数步湖光自不闲。
梦想绿杨垂后浦,
眼看红杏照前山。
新春渐好君归速,
不见游人暮不还。
湖前小山曰杏山。
料峭的东风帮助抵御腊月的寒冷,
在湖边,我一边饮着白酒,一边对着衰老的面容。
满床的书卷我何时真正读过,
走几步在湖边的美景中我却不感到无聊。
我梦想着绿杨垂挂在后面的水边,
而眼前的红杏照耀着前面的山峦。
新春渐渐好转,朋友快些归来吧,
不见游人,直到黄昏仍不愿回去。
湖前的小山叫杏山。
苏辙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与苏轼为兄弟,二人并称“苏门”。本诗通过描绘南湖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游子归来的渴望。诗中提到的“东风”、“红杏”等意象,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词人,理学家。与兄苏轼齐名,代表了北宋文人的风采。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作者在游览南湖时的感慨与思考。南湖的春景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次韵文务光秀才游南湖》是一首描绘春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南湖的春天景色和作者的生活状态。开篇的“料峭东风助腊寒”便设定了春天尚未完全温暖的氛围,表现了季节的交替和生机的萌动。接下来,诗人用饮酒和书卷的意象,表现了自己在书本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嘲。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对湖光的享受逐渐取代了对书卷的沉迷,显示出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描绘了绿杨和红杏,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色彩与生机,反映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美好。最后,诗人呼唤朋友归来的愿景,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游子归家的渴望,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苏辙作为理学家的深邃思考与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汀滢”是什么意思?
a) 水边的清水
b) 白色的酒
c) 书本
诗人希望朋友何时归来?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诗中“满床书卷何曾读”的意思是?
a) 书卷很多但没读过
b) 书卷很多且读得很久
c) 书卷已经读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