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赵仲穆江圃归帆图》

时间: 2025-07-27 07:29:17

诗句

西施浦头鸿雁声,苧萝山下于菟行。

前村路暗愁未到,回首海天秋月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7:29:17

原文展示:

题赵仲穆江圃归帆图
张翥

西施浦头鸿雁声,
苧萝山下于菟行。
前村路暗愁未到,
回首海天秋月生。

白话文翻译:

在西施的渡口,传来鸿雁的叫声;
苧萝山下,野菊在随风摇曳。
前方村庄的路途黑暗,我心中愁苦还未到达;
回头望去,海天之间,秋月渐渐升起。

注释:

  •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传说中她在西施浦的渡口。
  • 鸿雁声:指鸿雁的鸣叫声,通常被视为思乡的象征。
  • 苧萝山:这里的苧萝指的是一种植物,常常与乡野相联系。
  • 于菟行:于菟是一种植物,描绘自然风光。
  • 前村路暗:形容前往村庄的路途昏暗,表明旅途的艰辛。
  • 回首海天秋月生:指秋天夜晚的月亮升起,带有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富有自然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览江南时,看到赵仲穆的画作,触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情感交织,反映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秋日的感慨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以西施浦头的鸿雁声和苧萝山下的自然景象为引,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暗含诗人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前村路暗”的描写,表达了旅途中的愁苦与无尽的思念。最后一句“回首海天秋月生”,在意象上将自然与情感结合,展现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情绪。整首诗用词精炼,意境深远,无论是自然描写还是情感流露,都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西施浦头鸿雁声”:描绘西施浦的宁静与美丽,鸿雁声象征乡愁。
    2. “苧萝山下于菟行”:渲染自然景色,表达诗人的情感连接。
    3. “前村路暗愁未到”:暗示旅途的艰辛,愁苦在所难免。
    4. “回首海天秋月生”:意象转折,展现自然的美与心中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形成具象与抽象的对比。
    • 对仗:如“前村路暗”与“回首海天”,形成整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意象分析:

  • 鸿雁:象征思乡和离别,常用于表达游子的愁苦。
  • 秋月:象征忧伤与宁静,寓意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加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施浦”主要象征什么?

    • A. 乡愁
    • B. 自然美
    • C. 离愁别恨
  2. 诗中的“前村路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愁苦
    • C. 快乐
  3. “回首海天秋月生”中秋月的意象代表什么?

    • A. 思念
    • B. 喜悦
    •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描绘秋天的思乡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张翥的《题赵仲穆江圃归帆图》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涉及秋天的景象与情感,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而张翥则更显细腻与柔情。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对元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汇集和分析。
  • 《古诗文赏析》:提供古诗词的赏析与解读。

相关查询

送王宣子赴庐陵守 吴元中少宰复官守长沙以诗贺之 盛夏东轩偶成五首 二儿次韵予亦复次韵二首 坐进堂 董令升舍人朋溪图赵祖文笔也 寒食只旬日间风雨不已 岩桂二首 其二 己己岁夏旱大热睡起偶成 春日即事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节 家弦户诵 舌字旁的字 俞咈 包含待的词语有哪些 飆祈 卤字旁的字 嫉贪如雠 风字旁的字 堙谷堑山 感慨激昂 金红 包含纁的词语有哪些 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聚枯骨 车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率由旧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