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招韩伯清泛湖 其一》

时间: 2025-04-26 14:20:45

诗句

南园携手赏芳红,唤取能歌盛小丛。

传与春风留杏萼,明朝开向曲声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45

原文展示:

南园携手赏芳红,
唤取能歌盛小丛。
传与春风留杏萼,
明朝开向曲声中。

白话文翻译:

在南园中,我们手挽手欣赏那盛开的花朵,
呼唤那些能歌善舞的小鸟。
让春风把它们的歌声传递,留住那杏花的花苞,
明天它们将在曲调中绽放。

注释:

  • 南园:南面的园子,指风景优美的花园。
  • 芳红:盛开的花朵,颜色鲜艳。
  • 唤取:召唤或引来。
  • 能歌盛小丛:能够歌唱的小鸟,聚集在花丛中。
  • 杏萼:杏花的花苞或花瓣,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曲声中:指音乐的声响,暗示着欢快的气氛。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描绘了一幅春日游玩的美好画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字天锡,号不羁,出生于今山西。他以诗歌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独特,颇具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春天,诗人携友人在南园游玩,感受春日的气息,表达对友谊和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招韩伯清泛湖 其一》是一首优美的春日游乐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南园中共赏花景的愉悦情景。开头两句以“南园携手赏芳红”开启,描绘了温暖的春日气氛,手挽手的动作不仅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下来的“唤取能歌盛小丛”不仅表达出对小鸟的召唤,更加突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通过“传与春风留杏萼”描绘出一种人与自然互相交融的美好画面,最后一句“明朝开向曲声中”则为诗歌增添了未来的期待感,渗透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整首诗透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友谊的美好,是一首充满生机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园携手赏芳红:描绘出春日的温暖,诗人与朋友在花园中欣赏盛开的花朵,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人际间的亲密。
  2. 唤取能歌盛小丛:呼唤小鸟,象征着对自然声音的渴望,提升了诗的生动性。
  3. 传与春风留杏萼:通过春风传递声音,杏萼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4. 明朝开向曲声中:展望未来,期待在音乐中看到花朵的绽放,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传递歌声的使者,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将春风赋予生命,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互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体现了人们在自然怀抱中感受到的快乐与生命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园:象征着温暖与美好的环境,代表自然的生机。
  • 芳红:象征春天的繁荣与生命力。
  • 春风:象征着温暖、希望与生机。
  • 杏萼:寓意着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地点是哪个园子?

    • A. 北园
    • B. 南园
    • C. 西园
    • D. 东园
  2. 诗人在诗中呼唤什么来增添春日的气氛?

    • A. 蜜蜂
    • B. 小鸟
    • C. 蝴蝶
    • D. 风
  3. “明朝开向曲声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友谊的赞美
    • D. 对自然的感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但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张翥的诗则传递出更为轻松愉悦的情感。
  • 李白《将进酒》:李白的诗强调豪情与洒脱,而张翥的作品则专注于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友谊的温暖,风格迥然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三青鸟 五王毬歌 燕子辞四首 吴子夜四时歌 海乡竹枝歌(四首) 怀家 三叟者诀 题柳风芙月亭诗卷 留肃子歌 郭天锡春山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桑土之防 麦字旁的字 粉红 尧鼓舜木 禳星 装傻充愣 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黍的成语 兀字旁的字 丰结尾的成语 兆载永劫 拔赵帜立赤帜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骑驴客 示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睹著知微 宝盖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