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3:3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3:32:48
始得平安信,浑纾怅望心。
争看尺素字,绝胜万黄金。
危甚初秋警,几于平陆沈。
蜂屯昱岭上,豨突浙江浔。
纵尔驱锋镝,宁逃磔斧砧。
官军俄克复,乱首即成擒。
城市半焦土,亲朋多好音。
已知生有路,暂免泪沾襟。
老子欢殊剧,家人酒快斟。
狂歌敲手板,醉倒脱头簪。
黎庶思苏息,皇天愿照临。
国威虽震叠,兵气尚萧森。
自顾形骸累,仍嗟岁月侵。
怀归畏吏议,承乏念官箴。
虎豹关非远,龙蛇水更深。
岂无黄石略,虚遣白头吟。
落日耿残雪,浮云生夕阴。
枯萁闻龁马,疏树见栖禽。
松竹荒须理,茅茨破可寻。
前身本道士,不是恋山林。
我终于收到了平安的消息,心中的忧虑稍稍减轻了。
争先恐后地查看那封信,字迹的珍贵胜过万金。
初秋的警报声十分危急,几乎将我淹没在平地。
蜜蜂聚集在昱岭之上,野猪冲突在浙江的水乡。
即使你们驱赶箭矢,也难逃被斩首的厄运。
官军很快就会恢复秩序,乱世中的首领立即被抓获。
城市已然成为焦土,亲友们传来的都是好消息。
我知道生路已然存在,暂时可以不必流泪沾襟。
老父亲的欢喜无比,家人们邀我快快斟酒。
高歌敲打着手板,醉得连头饰都脱落。
百姓渴望安宁,苍天也愿意保佑他们。
国威虽然受到震荡,军队的气氛依然萧条。
我自己感到身体疲惫,却又感叹岁月的侵蚀。
怀念归乡却畏惧官吏的议论,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念及官场的箴言。
虎豹关并不遥远,龙蛇水域更是深邃。
难道没有黄石的策略,白头吟只是虚度光阴。
夕阳映照着残雪,浮云带来了黄昏的阴影。
枯萁听见马蹄声,稀疏的树木栖息着鸟儿。
荒凉的松竹需要打理,破旧的茅草屋可供寻找。
我前世本是道士,并非真的恋恋于这山林。
张翥(生卒年不详)是元代的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战争、家国情怀,反映了个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挣扎与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写作此诗是为了表达对亲友安好的喜悦,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
《成居竹有书报甥傅君亮至扬州言其家与外表舅吴仲益及妇家二叔学生韩与玉全家无恙喜甚有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经历战争与动荡后,终于收到了亲友平安的消息,心中无比欢喜。诗的开头便是对平安信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恩。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亲友安好的喜悦,也反映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诗中提到的“城市半焦土,亲朋多好音”,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伤痛,然而在这种残酷的现实中,亲友的安好便成为了最大的慰藉。这种矛盾的情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无奈。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得诗句更具音乐感和画面感。例如“落日耿残雪,浮云生夕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结尾,诗人自述前身为道士,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尺素字”是什么意思?
“城市半焦土”反映了什么样的情境?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