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诗七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5:17:33

诗句

叔子邻家儿,探环记前身。

次律求师后,一悟了宿因。

我亦清源洞,蜕骨岩下人。

误堕声利区,驱驰丧其真。

所以付樽酒,都忘贱与贫。

惜无还丹术,高举遗世尘。

悠悠笙鹤期,旷望三山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7:33

原文展示

叔子邻家儿,探环记前身。
次律求师后,一悟了宿因。
我亦清源洞,蜕骨岩下人。
误堕声利区,驱驰丧其真。
所以付樽酒,都忘贱与贫。
惜无还丹术,高举遗世尘。
悠悠笙鹤期,旷望三山津。

白话文翻译

邻居的孩子,探讨了环的来源。
在次律的求教后,悟到了宿世的因缘。
我也是清源洞中的人,像是蜕变的蝉一般。
误入了声名与利益的区域,追逐中失去了真我。
因此我把酒杯奉上,忘却了贫贱的生活。
可惜没有长生不老的法术,想要超脱世俗的尘埃。
悠悠的笙声与鹤鸣,远望那三山水津。

注释

  • 叔子:指的是侄子、外甥。
  • 探环:探索环的来源,环指的是某种事物的本源或循环。
  • 宿因:前世的因缘,指今生的遭遇与过往的关系。
  • 清源洞:象征清净的源头,表示一种追求清净的心境。
  • 蜕骨:指蜕变,像蝉蜕皮一样,暗示重生或新生。
  • 声利:声望与利益,指世俗的名利。
  • 樽酒:酒杯,象征饮酒消愁。
  • 还丹术:指长生不老的炼丹术。
  • 笙鹤:笙是一种乐器,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字君实,号松溪。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不仅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典雅与深邃。

创作背景

《杂诗七首 其二》是在元代社会动荡、经济困窘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平易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追求真理的渴望。开头以“叔子邻家儿”引入,展现出一种生活的细腻与亲近,紧接着转向自我反省,揭示了人生的宿因与追求。诗中“误堕声利区,驱驰丧其真”一句,深刻地道出追逐名利的代价,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接下来的“所以付樽酒,都忘贱与贫”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与释然,他选择用酒来忘却现实中的贫贱,似乎是对命运的妥协。最后几句“惜无还丹术,高举遗世尘”则透露出诗人对长生、超脱的向往与无奈,体现了对尘世的超越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表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令人深思。诗人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内心的反思,展现了一个寻求真理和超脱的灵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普遍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叔子邻家儿,探环记前身。:借助邻居的孩子,暗示对探究本源的思考。
  • 次律求师后,一悟了宿因。:求教后,体悟到人生的因果关系。
  • 我亦清源洞,蜕骨岩下人。:自比为清源洞中的人,象征着追求内心的清净。
  • 误堕声利区,驱驰丧其真。:对世俗名利的追逐反映了内心的迷失。
  • 所以付樽酒,都忘贱与贫。:借酒消愁,体现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 惜无还丹术,高举遗世尘。:渴望超脱尘世的纷扰,表达对长生的向往。
  • 悠悠笙鹤期,旷望三山津。: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蜕骨岩下人”,比喻重生后的追求。
  • 对仗:如“声利区”与“贱与贫”,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状态,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人生的追求,揭示名利与真实自我的矛盾。诗人通过对自我的追寻与反思,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对超脱尘世纷扰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叔子:象征年轻生命的探索与继承。
  • 清源洞: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清净。
  • 樽酒:象征逃避现实的手段。
  • 还丹术:象征对超脱和长生的追求。
  • 三山津:象征理想的归宿与平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声利”指的是什么? a) 声望与利益
    b) 声音与力量
    c) 声音与音乐
    答案:a

  2. 诗人希望超脱的是什么? a) 贫困
    b) 世俗名利
    c) 自然
    答案:b

  3. “蜕骨岩下人”中的“蜕骨”主要象征什么? a) 重生与改变
    b) 失去与绝望
    c) 年龄的增长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张翥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与超脱,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酒的看法,但出发点和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体体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次韵和范景仁舍人对雪 十一月十三日病後始入仓 依韵和永叔戏作 送韩文饶赞善宰河南 东溪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泗州观唐氏书 送端式归漳州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后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依韵和达观禅师山中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鸷鹗 折矩周规 三框儿的字 釒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神领意造 包含严的词语有哪些 噤口捲舌 遐絶 包含僝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碍难 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合浦还珠 凡尘 弹压山川 胜利在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