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柳 其一》

时间: 2025-04-26 21:59:53

诗句

江春欲到最先知,次到南枝次北枝。

不信楼头观旖旎,嫩金匀遍去年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9:53

柳 其一

作者: 释居简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江春欲到最先知,
次到南枝次北枝。
不信楼头观旖旎,
嫩金匀遍去年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情景。首先感知到春天的到来的是江边的柳树,接着南边的柳枝先于北边的柳枝发芽。如果不相信,可以到楼上的观景台去看看,那嫩绿的金色已经均匀覆盖了去年的柳丝。

注释

  • 江春:指江边的春天,春天的气息。
  • 欲到最先知:形容春天的到来,柳树最先感知。
  • 南枝、北枝:指柳树的南边和北边的枝条。
  • 楼头:高楼上,指观赏的地方。
  • 观旖旎:欣赏美丽的春景。
  • 嫩金:形容嫩芽的颜色,像金色一样美丽。
  • 去年丝:指去年生长的柳丝,暗示新旧交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居简,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春天的景色和自然的变化。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感受到春天即将来临,借以描绘江边柳树的变化,表达对春天的期盼与欣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到来的美好情景。诗的开头“江春欲到最先知”直接揭示了柳树的敏感与先知的特性,给读者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接着“次到南枝次北枝”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渐进,南北枝条的发芽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不信楼头观旖旎”一句则引导读者走向更高的视角,去欣赏那种旖旎的春景。诗的最后一句“嫩金匀遍去年丝”则以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嫩绿的金色覆盖在去年的柳丝上,形成了新旧交融的美丽画面,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希望。

整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受,体现了宋代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春欲到最先知:描绘了柳树首个感知春天的情景,突显了其敏感与生机。
  • 次到南枝次北枝:春天的气息从南边向北边逐渐扩展,表现了春天的渐进。
  • 不信楼头观旖旎:从高处观察春天的美丽,邀请读者共赏美景。
  • 嫩金匀遍去年丝:新芽的嫩绿覆盖旧柳丝,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到来比作生命的复苏。
  • 拟人:柳树被赋予了感知春天的能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传达了对自然变化的热爱与对生命轮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
  • :自然环境的描绘,提供了诗的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最先知”的是什么?

    • A. 春天
    • B. 柳树
    • C. 南枝
    • D. 楼头
  2. “嫩金”指代什么?

    • A. 去年的柳丝
    • B. 新发的芽
    • C. 夕阳的光辉
    • D. 春天的阳光
  3.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变化?

    • A. 夏天
    • B. 秋天
    • C. 冬天
    • D. 春天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写春天的美景,但更注重晨曦的诗意。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透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长沙锺仲山判院岫云舒卷楼 寄题分宜李克明上舍高居二咏·不碍云山楼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次主簿雪韵 憩冷水村,道傍榴花初开 壕上感春 雪后领儿辈行散 夜热不寐,晓起步溪上 从范至能参政游石湖精舍坐间走笔二首 入玉山七里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棘刺母猴 三纲五常 战具 能说善道 引曳 风丝不透 蛙鸣鼓吹 颓唆 示字旁的字 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走斝飞觞 屮字旁的字 铁树开华 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