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0:2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29:27
杂诗七首 其五
作者:张翥 〔元代〕
陇坂何崎岖,行人且复止。
直上望晴川,遥遥忆乡里。
流离肝肠断,悲歌不能已。
一身已遐征,永念同室子。
何殊转蓬科,随风四散起。
虽得同根生,不得同根死。
吾洒古今泪,多于陇头水。
这首诗描绘了行走在崎岖陇坂上的人,因路途艰难而停下脚步,向远方的晴川凝望,思念着故乡。流离的生活使他肝肠寸断,悲伤的歌声无法停止。他的身躯已经远离了故乡,永远惦念着同室的亲人。生活的无奈使他像风中飘荡的蓬草,四散无定。虽然与亲人有着同根的血缘,但却无法共生共死。他流下的泪水,古今加起来,已经多于陇头的溪水。
张翥,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以情感真挚和语言清新而著称。在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借诗抒发个人的悲苦与思乡之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可能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流离失所,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诗中饱含着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杂诗七首 其五》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深刻的作品。诗的开头以“陇坂何崎岖”引入,立即将读者置于一个崎岖的环境中,表现出行人的艰辛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直上望晴川”这一意象,展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晴川的美好与行人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诗中“流离肝肠断,悲歌不能已”一句,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流离失所生活的深切感受,悲伤的歌声仿佛永无止境,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与哀痛。“一身已遐征,永念同室子”则强调了与亲人的隔离与惦念,使人更加体会到漂泊者的无奈与孤独。
后四句通过转蓬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无常与漂泊的状态,尽管同根生,却不能同根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命运的无常与悲凉。“吾洒古今泪,多于陇头水”则是全诗的高潮,揭示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动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思乡和亲情为主题,表达了漂泊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亲人的无尽牵挂,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诗人张翥生活的时代是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流离肝肠断”的意思是?
A. 非常快乐
B. 内心极度悲伤
C. 对未来充满希望
D. 对生活很满意
“转蓬”在诗中比喻什么?
A. 亲情
B. 乡愁
C. 漂泊无定的生活
D.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