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1:35
欹眠随水转东垣,一点炊烟映水昏。
漫漫芙蕖难觅路,翛翛杨柳烛知门。
青山呈露新如染,白鸟嬉游静不烦。
朱雀航边今有此,可能摇荡武陵源。
我在水边靠着墙壁小憩,眼前的景象随着水流而移动,东边的围墙也跟着转动。天空中升起一缕炊烟,映衬在水面上显得有些昏暗。漫长的芙蕖让人难以找到通往彼岸的路,而那轻轻摇曳的杨柳好似点燃了通往家门的灯火。青山上露水新鲜得如同刚染过,白鸟在静谧中嬉戏游玩,显得毫无烦恼。朱雀河边的景色如今变得如此美丽,仿佛能摇荡出一个世外桃源。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提倡变法,推行新法,是“熙宁变法”的主要推动者。王安石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又段氏园亭》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高潮与困扰交织之时。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喧嚣政事的逃避,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又段氏园亭》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淡淡的乡愁为主题,展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的向往。全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富有生机的园亭景象,水流、炊烟、芙蕖、杨柳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首联“欹眠随水转东垣”一句,既描绘了诗人随意的姿态,又暗示了水流的灵动与环境的变化,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次联“漫漫芙蕖难觅路,翛翛杨柳烛知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芙蕖的漫长和杨柳的轻盈,表现了对生活中细腻之美的体悟。最后两联则转向青山白鸟,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安详,朱雀河的美丽使人联想到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境界。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王安石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外桃源的理想追求,体现了王安石在繁忙政务中的心灵寄托与自然哲学。
诗中提到的“芙蕖”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D. 兰花
诗的意境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失落
B. 追求宁静
C. 愤怒
D. 忧伤
王安石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