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又段氏园亭》

时间: 2025-04-26 05:11:35

诗句

欹眠随水转东垣,一点炊烟映水昏。

漫漫芙蕖难觅路,翛翛杨柳烛知门。

青山呈露新如染,白鸟嬉游静不烦。

朱雀航边今有此,可能摇荡武陵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1:35

又段氏园亭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原文展示:

欹眠随水转东垣,一点炊烟映水昏。
漫漫芙蕖难觅路,翛翛杨柳烛知门。
青山呈露新如染,白鸟嬉游静不烦。
朱雀航边今有此,可能摇荡武陵源。

白话文翻译:

我在水边靠着墙壁小憩,眼前的景象随着水流而移动,东边的围墙也跟着转动。天空中升起一缕炊烟,映衬在水面上显得有些昏暗。漫长的芙蕖让人难以找到通往彼岸的路,而那轻轻摇曳的杨柳好似点燃了通往家门的灯火。青山上露水新鲜得如同刚染过,白鸟在静谧中嬉戏游玩,显得毫无烦恼。朱雀河边的景色如今变得如此美丽,仿佛能摇荡出一个世外桃源。

注释:

  • 欹眠:倾斜地睡觉,形容姿势随意。
  • 炊烟:指的是做饭时冒出的烟。
  • 芙蕖:即荷花,盛开时的样子。
  • 翛翛:形容轻盈自在的样子。
  • 朱雀: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与美好。
  • 武陵源:典故出自《桃花源记》,指代世外桃源的理想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提倡变法,推行新法,是“熙宁变法”的主要推动者。王安石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又段氏园亭》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高潮与困扰交织之时。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喧嚣政事的逃避,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又段氏园亭》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淡淡的乡愁为主题,展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的向往。全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富有生机的园亭景象,水流、炊烟、芙蕖、杨柳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首联“欹眠随水转东垣”一句,既描绘了诗人随意的姿态,又暗示了水流的灵动与环境的变化,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次联“漫漫芙蕖难觅路,翛翛杨柳烛知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芙蕖的漫长和杨柳的轻盈,表现了对生活中细腻之美的体悟。最后两联则转向青山白鸟,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安详,朱雀河的美丽使人联想到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境界。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王安石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欹眠随水转东垣:诗人倚靠着水边小憩,水流的方向仿佛影响着周围的景物,体现出一种随性和自在。
  2. 一点炊烟映水昏:炊烟升起,映照在水面上,形成朦胧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略显沉寂的感觉。
  3. 漫漫芙蕖难觅路:漫长的荷花让人难以找到去往彼岸的路,表现了对生命旅途的迷茫感。
  4. 翛翛杨柳烛知门:杨柳轻摇,似乎在指引回家的方向,传达出一种温馨和归属感。
  5. 青山呈露新如染:青山上露水清新,仿佛刚被染过,展现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6. 白鸟嬉游静不烦:白鸟在水中嬉戏,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7. 朱雀航边今有此:朱雀河边的美丽景色令人陶醉,仿佛是理想的栖息地。
  8. 可能摇荡武陵源:暗指世外桃源的景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联系,创造出意境。
  • 拟人:杨柳的“烛知门”赋予植物以人的属性,增加了亲切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偶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外桃源的理想追求,体现了王安石在繁忙政务中的心灵寄托与自然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流动的时间与生命的变迁。
  • 炊烟:代表温馨的家庭气息和人间烟火。
  • 芙蕖:象征纯洁、美好和生命的希望。
  • 杨柳:象征柔和、温柔与生机。
  • 青山:象征稳定与长久的自然之美。
  • 白鸟:象征自由与无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芙蕖”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D. 兰花

  2. 诗的意境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失落
    B. 追求宁静
    C. 愤怒
    D. 忧伤

  3. 王安石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

  1. A. 荷花
  2. B. 追求宁静
  3. B. 宋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王安石《又段氏园亭》与杜甫《春望》: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个人的宁静与理想生活,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作) 水调歌头(饮垂虹) 水调歌头 榆生示忍寒词稿,题赠 水调歌头 吴蓉圃太史同年凤藻招宴吴山道院即席有作 水调歌头 挽麦仲衡先生 水调歌头 寄徐二义尊大梁 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 水调歌头 其一 听歌有感 水调歌头 放歌 水调歌头(高嘉定生日和所惠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冠绝当时 瓜字旁的字 天不怕,地不怕 翳依 朝不保夕 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从宦 始立 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难问 剪伐 追魂夺命 走之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逝者如斯 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