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1:41
正名百物自轩辕,
野老何知强讨论。
但可与人漫酱瓿,
岂能令鬼哭黄昏。
若要为万物定名,得从轩辕时代开始。
乡野的老人又怎能强自争论?
只可以与人随意饮酒聊天,
岂能让鬼魂在黄昏时分哀嚎?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婉转著称,常反映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本诗写于王安石推行新政时期,社会变革与传统观念的冲突使得他对命名与定义的思考愈加深入。诗中表达了对传统知识的质疑,反映了作者的创新精神与对权威的反思。
王安石的《进字说二首》以简练的语言探讨了“命名”这一哲学命题。诗的开头提及了轩辕时代,暗指万物的起源和规范,强调了名称的重要性。接下来的“野老何知强讨论”则流露出对传统观念的质疑。乡间老人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对万物的理解与定义却可能受限于他们的局限视野。王安石在此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智慧并非来自于一味的争论,而是应当在于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与理解。最后一句“岂能令鬼哭黄昏”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社会动荡与人世无常的深切感慨,意在揭示人们对生存意义的追寻。整首诗在探讨命名与定义的同时,交织着对人类存在的深思,具有很高的哲理价值。
整首诗围绕着“命名”这一主题展开,探讨了知识与智慧的来源,反映了王安石对传统权威的质疑,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中“正名”指的是什么?
A. 命名
B. 讨论
C. 饮酒
诗句“野老何知强讨论”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A. 乡村老人有智慧
B. 传统知识有局限
C. 讨论是必要的
“岂能令鬼哭黄昏”中“鬼”象征什么?
A. 生者
B. 死者
C.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