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

时间: 2025-05-09 17:33:44

诗句

为问人生,□要足、保时是足。

这个底、蜗名蝇利,但添拘束。

便使积官居鼎鼐,假饶累富堆金玉。

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

分已定,心能服。

宛句畔,昭亭曲。

有水多于竹,竹多于屋。

闲看白云归岫去,静观倦鸟投林宿。

那借来、拍板与门槌,休掀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33:44

原文展示:

满江红
作者: 吴潜 〔宋代〕

为问人生,要足保时是足。这个底蜗名蝇利,但添拘束。便使积官居鼎鼐,假饶累富堆金玉。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分已定,心能服。宛句畔,昭亭曲。有水多于竹,竹多于屋。闲看白云归岫去,静观倦鸟投林宿。那借来拍板与门槌,休掀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应知足常乐的哲理。人生在世,要懂得珍惜时间与机遇,贪图名利只会增加困扰。即使身居高位,拥有财富,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不要迷失在繁华的表象中。命运已然注定,心中要能接受。景色宜人,亭台相映,有水流过竹林,竹影摇曳在屋前。静静观赏白云飘过山岫,疲倦的鸟儿归林栖息。那种借助权势与财富来行事的方式,终究是徒劳无益。

注释:

  • 蜗名蝇利: 蜗牛的名声,苍蝇的利益,形容微小而琐碎的名利。
  • 鼎鼐: 指古代的三足鼎,象征权力和地位。
  • 浮埃: 形容浮云或尘埃,暗喻虚幻不实之物。
  • 倦鸟投林宿: 疲倦的鸟儿回到树林中栖息,形容归处的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反映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观的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安静的时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时值经济发展与社会动荡交织的时期,许多人奔波于名利之中,吴潜则提倡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吴潜的《满江红》通过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诗中提到要“足保时是足”,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警示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接着,诗人对名利的看法颇具讽刺意味,他认为追逐名利只会给人带来束缚与烦恼。即便是拥有高官厚禄的人,也难以逃脱虚无的命运。接下来的景象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份安宁,白云与倦鸟的意象交织,构建了一个悠然自得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事的超然态度。最后的几句则再一次强调了不应过于依赖外在的权势与财富,真正的安宁在于内心的淡然。此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与排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展示了吴潜作为宋代诗人的深厚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为问人生,要足保时是足。:提问人生的意义,强调知足常乐,珍惜时间。
  2. 这个底蜗名蝇利,但添拘束。:指小名小利只会带来困扰。
  3. 便使积官居鼎鼐,假饶累富堆金玉。:即使拥有高官厚禄,也只是空中楼阁。
  4. 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比喻对名利的追求如同浮云,易逝且无实质,警惕不要被迷惑。
  5. 分已定,心能服。:命运已定,要学会心平气和地接受。
  6. 宛句畔,昭亭曲。: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形成和谐的意境。
  7. 有水多于竹,竹多于屋。:描绘自然景观,突出宁静的环境。
  8. 闲看白云归岫去,静观倦鸟投林宿。:表达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享受自然之美。
  9. 那借来拍板与门槌,休掀扑。:强调不应依赖外在权势,追求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名利比作浮云,暗喻其虚幻不实。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 描述自然景色的句子使用排比,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提倡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强调珍惜时间与内心的宁静,而非追逐名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 代表自由与自然的宁静。
  • 倦鸟: 代表归宿感与内心的安宁。
  • : 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要足保时是足”意指什么?

    • A. 要追求更多的财富
    • B. 知足常乐,珍惜时间
    • C. 要有高官厚禄
  2. “蜗名蝇利”中的“蜗名”比喻什么?

    • A. 微小的名声
    • B. 巨大的财富
    • C. 高官的地位
  3. 诗中提到的“倦鸟投林宿”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劳累后归家的安宁
    • B. 对名利的追求
    • C. 对自然的厌倦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 吴潜的《满江红》与李白的《将进酒》都体现了人生的哲理,但吴潜更侧重于淡泊明志,而李白则表达了对豪情与自由的追求。二者在意境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记》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诗词流派与风格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偈三首 和汪钝翁姑苏杨枝词二首 其二 和汪钝翁姑苏杨枝词二首 其一 拟陆士衡诗 夜雪诗 丹徒宫集诗 拟古诗 温泉诗 彭城戏马台集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握椠怀铅 气弱声嘶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革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玄音 平头百姓 板职 绣阁 四点底的字 斗牛舞 滓秽太清 云从龙,风从虎 包含抒的词语有哪些 匦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