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0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08:08
平地烟霄向此分,
绣楣丹槛照清芬。
风帘春卷秋空碧,
剩见西山数岭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平坦的土地上,云烟在天空中分开,绣花的栏杆和红色的窗棂映照出清新的芳香。风帘轻轻卷起,春天的景色和秋天的蓝天交相辉映,只剩下西山上几座山岭的云彩。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西山”可指代西边的真实山脉,也可以象征人生的远方和归宿,常常在古诗中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或对未来的展望。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和评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倡“文以载道”,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本诗写于欧阳修游历嵩巫亭时,反映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嵩巫亭位于风景如画的地方,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眼中的自然风光。诗的前两句“平地烟霄向此分,绣楣丹槛照清芬”,以“烟霄”开篇,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似乎将视野无限延展。绣花的栏杆和红窗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后两句“风帘春卷秋空碧,剩见西山数岭云”,则将四季的变化融入其中,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深邃相互交融,借用“西山”的描写,暗含对远方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整首诗生动而富有层次感,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诗中“平地烟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绣楣丹槛”中的“丹”指的是什么颜色?
“剩见西山数岭云”表示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