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5: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5:58:23
重林叠巘,步当年废堞,视天何极。一派荒烟残照里,渺渺平芜踪迹。裂壁枯萝,沿梯坏藓,布地蔫红藉。乱云飞起,霎时惊雨城北。谁记岭表风流,黄花血溅,战骨磷飞碧。夜夜越王台下水,空趁沧州寒汐。无主春山,题愁秋叶,遍染兴亡色。谁家抒怨,隔林时度风笛。
在重重的树林和层叠的山峦中,走在当年废弃的城墙上,仰望天空无尽的苍穹。在这片荒烟残照中,平坦的土地上留下了渺小的踪迹。裂开的山壁上长满了枯萎的藤萝,沿着台阶生长的苔藓也已破败,地上铺满了枯萎的红色草叶。乱云飞舞,瞬间惊起北城的细雨。谁还记得岭外的风流往事,黄花染血,战骨飞散在碧空之下。夜夜在越王台下的水面上,徒然追逐沧州的寒潮。无主的春山,寄托了愁苦的秋叶,遍染了兴亡的色彩。究竟是哪家在抒发怨愤,隔着树林偶尔传来风笛的声音。
陈永正,生于当代,诗词创作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特点。他的作品往往反映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本诗创作于对越秀山的怀古与感慨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百字令·越秀山》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伤感的诗作。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越秀山的景致,重林叠巘的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雄伟与沧桑。诗的开头,作者站在废弃的城墙上,视野开阔,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辉煌的历史。接着,诗人通过“荒烟残照”描绘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消逝和无情。
在诗的中段,诗人用“裂壁枯萝”与“沿梯坏藓”展现了自然的衰败与时间的无情,进一步加深了历史的沉重感。作者提到的“黄花血溅,战骨磷飞碧”,则带有战争的悲惨与壮烈,显现出历史的伤痛。
最后,诗人在越王台下的静谧中,思绪万千,感叹时光的流逝与兴亡的无常。他用“谁家抒怨,隔林时度风笛”结尾,留下了对人世间孤独与怨恨的深思,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与共鸣。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历史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历史的追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人在越秀山的游历中,感受到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百字令·越秀山》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裂壁枯萝”,这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谁家抒怨,隔林时度风笛”传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