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3:34
原文展示:
题云间皎上人扃绿轩 丛竹傍幽亭,萧然一画屏。 色欺春酒碧,光映夜灯青。 雨叶供香润,风枝摇梦醒。 却嫌千亩阔,浩渺绿难扃。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亭子旁边,丛生的竹子像一幅静谧的画屏。 竹子的颜色比春天的酒还要碧绿,光芒映照着夜晚的灯光,显得青翠。 雨后的竹叶散发着香气,湿润了空气,风吹动竹枝,仿佛唤醒了梦境。 然而,面对广阔无垠的绿色,我却感到难以把握,这片浩渺的绿意让我感到有些无奈。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这首诗描绘了竹林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访问云间皎上人的扃绿轩时所作,通过描绘竹林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的静谧与美丽。首句“丛竹傍幽亭,萧然一画屏”,以画屏比喻竹林,形象生动。接下来的“色欺春酒碧,光映夜灯青”,通过色彩的对比,突出了竹子的碧绿和光芒。后两句“雨叶供香润,风枝摇梦醒”,则通过雨后的香气和风中的摇曳,赋予了竹子以生命和动感。最后一句“却嫌千亩阔,浩渺绿难扃”,则表达了作者面对广阔自然时的无奈和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丛竹傍幽亭”中的“幽亭”指的是什么? A. 幽静的亭子 B. 幽暗的亭子 C. 幽深的亭子 答案:A
诗中“色欺春酒碧”中的“欺”是什么意思? A. 欺骗 B. 超过 C. 胜过 答案:C
诗中“光映夜灯青”中的“青”指的是什么颜色? A. 红色 B. 绿色 C. 蓝色 答案:B
诗中“风枝摇梦醒”中的“摇梦醒”是什么意思? A. 摇动梦境 B. 唤醒梦境 C. 摇动梦想 答案:B
诗中“却嫌千亩阔”中的“千亩阔”指的是什么? A. 广阔的田地 B. 广阔的绿色 C. 广阔的竹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