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5:07
残春醉著钓鱼庵,
花雨娱人落半岩。
岂是天公无皂白,
独悲世俗异酸咸。
妄身似梦行当觉,
谈口如狂未易缄。
已作沉舟君勿叹,
年来何止阅千帆。
残春的时节,我在钓鱼庵醉意朦胧,
花雨纷飞,令人陶醉,落在半山岩上。
难道是上天没有公正的对待,
才让世间的滋味各异,酸甜苦辣难以一言。
妄想像梦一般,行走在世间应当觉醒,
言谈举止如同狂人,未必能够保持沉默。
已经成为了沉舟,请你不要叹息,
这些年来又何止经历了千帆过尽。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陆游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以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之时,陆游身处逆境,常常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社会的冷暖。通过钓鱼庵的景象,反映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世俗的批判。
《残春》通过描绘春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诗中“残春”不仅是一个季节的象征,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开篇“醉著钓鱼庵”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钓鱼庵则是他心灵的寄托和避世的空间。而“花雨娱人落半岩”则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在反思中带有一丝无奈,“岂是天公无皂白”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公的质疑,表达了对人世间酸甜苦辣的无奈感受。陆游在此使用“妄身似梦”的比喻,揭示了人活在世间的迷惘与困惑,人生如梦,难以自觉。最后以“已作沉舟君勿叹”结束,表明尽管经历了诸多沧桑,他仍然希望他人不必为他的过往感到惋惜,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继续前行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脱,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社会的复杂,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残春”主要象征什么?
“妄身似梦”的意思是?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残春》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但陆游更注重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描绘了社会动荡对国家的影响和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