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8:3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36:49
初入淮河四绝句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淮河边的所见所感。船只离开了洪泽岸边的沙土,我心中对淮河的感觉并不好。何必特意提及桑乾,那里才算远呢?在河中流的北边就是天涯!刘岳、张韩的国威早已建立,赵张二相也为皇基打下了基础。长淮咫尺,南北分明,泪水沾湿了秋风,我又能怨谁呢?两岸的船只各自远去,波浪交错难以相交。只剩下鸥鹭无拘无束,自在地飞翔。中原的父老们,不要空谈,遇见王者时也无法诉说心中的苦楚。归鸿虽远,依然不能言语,每年一度才飞至江南。
作者介绍:杨万里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作多反映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初次到达淮河时,表现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对河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南北分割的无奈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这首《初入淮河四绝句》通过描绘淮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船上,目睹两岸风景,心中却充满了惆怅。开篇提到“船离洪泽岸头沙”,展现了远离故乡的无奈,接着又通过“何必桑乾方是远”反问,指出其实在淮河中流的北边就已经是天涯,意蕴深刻,表达了对分隔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提及刘岳、张韩等历史人物,象征着建立国威的英雄,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而“长淮咫尺分南北”则进一步加深了南北分隔的无奈与痛苦,泪湿秋风,悲伤的情感伴随着凉风袭来。
最后几句描绘了鸥鹭自在飞翔的景象,形成与前面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浓烈,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淮河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个湖泊?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包括:
归鸿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