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8:06:07
昔往灵隐山,寺前贪看水。
木阴鉴晖彩,泓渟绝尘滓。
游鯈惯饼饵,敲栏聚如蚁。
坐玩岂不佳,直须波浪起。
开闸放三板,惊雷奔壑底。
如油石上苔,老澱光瀰瀰。
衣裳任溅洒,轻飚飒盈耳。
归来尚入梦,睡觉思未已。
累年罕游山,深居远廛市。
林卉渭丛茂,穷幽并余美。
疏涧弥百寻,萦纡带蘋芷。
因风作微澜,绿皱偏可喜。
有时日向晚,湾处閒徙倚。
簟纹韡縠皴,风平一齐止。
瑠璃莹不动,最爱中间里。
拟将拄杖探,恐破难整理。
拟将瓦砾投,恐涴难揩洗。
夹岩桃树影,迎望青迤逦。
飞禽既归宿,独留老居士。
足痺未忍去,更欲置床几。
长绳系羲轮,不容落西汜。
倏思家中景,非同借来比。
已拚閒到老,从老閒至死。
自此晴便看,其看岂涯涘。
冥然心有语,功父吾戒尔。
操行益孤高,谨终当似始。
灵襟永虚洁,内外非二体。
行住坐卧处,泥渠亦清泚。
免令东有言,人污贻我耻。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8:06:07
看涧水自警
作者:张镃 〔宋代〕
昔往灵隐山,寺前贪看水。
木阴鉴晖彩,泓渟绝尘滓。
游鯈惯饼饵,敲栏聚如蚁。
坐玩岂不佳,直须波浪起。
开闸放三板,惊雷奔壑底。
如油石上苔,老澱光瀰瀰。
衣裳任溅洒,轻飚飒盈耳。
归来尚入梦,睡觉思未已。
累年罕游山,深居远廛市。
林卉渭丛茂,穷幽并余美。
疏涧弥百寻,萦纡带蘋芷。
因风作微澜,绿皱偏可喜。
有时日向晚,湾处閒徙倚。
簟纹韡縠皴,风平一齐止。
瑠璃莹不动,最爱中间里。
拟将拄杖探,恐破难整理。
拟将瓦砾投,恐涴难揩洗。
夹岩桃树影,迎望青迤逦。
飞禽既归宿,独留老居士。
足痺未忍去,更欲置床几。
长绳系羲轮,不容落西汜。
倏思家中景,非同借来比。
已拚閒到老,从老閒至死。
自此晴便看,其看岂涯涘。
冥然心有语,功父吾戒尔。
操行益孤高,谨终当似始。
灵襟永虚洁,内外非二体。
行住坐卧处,泥渠亦清泚。
免令东有言,人污贻我耻。
我曾经去过灵隐山,在寺庙前贪婪地看着水面。
树影摇曳,波光粼粼,清澈的水面没有一丝尘埃。
鱼儿习惯了饼干,敲打着栏杆像蚂蚁一样聚集。
坐在这里玩水,真是惬意,水波荡漾多么美好。
开闸放水,水声如雷轰鸣,奔涌而下。
水面像油灯上长出的青苔,光滑而明亮。
衣服任凭水花溅洒,耳边轻风拂过。
回到家中还在做梦,思绪依然未曾停止。
多年未曾游山,深居简出远离市井。
林木丛生,山花烂漫,幽静之处美不胜收。
疏水流淌百丈,绿草扶疏环绕。
微风轻拂,水面泛起涟漪,绿波皱纹让人欢喜。
有时日落时分,在湾里悠然倚靠。
席子上纹理如画,风平浪静时一切都安静下来。
水的清澈如琉璃般晶莹,最爱在中间的宁静。
我想用拄杖探水,怕水波难以收拾。
想把石块扔下去,又怕水面难以洗净。
夹在岩石间的桃树影子,映照出青翠的山色。
飞鸟已归巢,唯有我这位老居士独自留守。
脚麻痹得不忍离去,更想再摆一张床。
长绳系着日轮,不让它落入西方的水中。
忽然想起家中的景象,无法与这里相比。
我已经拼命享受闲适,直至老去。
从此晴天便来看,这看又岂止于岸边。
心中默念着,父亲的教诲在警醒我。
操守愈发孤高,谨言慎行当似刚开始。
灵魂永远保持清虚,内外应是一体。
无论行住坐卧,泥水渠也应清澈。
避免让人说东道西,污秽给我带来耻辱。
张镃(约1080-1129),字子和,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具有清新高远的风格,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看涧水自警》创作于张镃隐居于灵隐山的日子,诗中通过描绘清澈的山水,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的警醒。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清净与操守的重要性。
《看涧水自警》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与哲理思考的诗。诗人在灵隐山的自然环境中,借水景引发内心的沉思,展现出一种闲适而又不失警觉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涧水的清澈与波动,水面如油的描写更是让读者感受到水的灵动与宁静。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时刻警醒自己,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道德的高洁。
诗中“衣裳任溅洒,轻飚飒盈耳”一句,表达了与自然亲密接触时的惬意与自在,而“冥然心有语,功父吾戒尔”则是诗人对自我修养的反思,提醒自己要警惕外界的诱惑,保持内心的清明与高洁。整首诗不仅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更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追求闲适生活与内心清净的理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诗人对内心清净和道德操守的追求。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醒自己保持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
诗人描写的主要场景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游鯈”指的是什么?
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