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看涧水自警》

时间: 2025-05-23 18:06:07

诗句

昔往灵隐山,寺前贪看水。

木阴鉴晖彩,泓渟绝尘滓。

游鯈惯饼饵,敲栏聚如蚁。

坐玩岂不佳,直须波浪起。

开闸放三板,惊雷奔壑底。

如油石上苔,老澱光瀰瀰。

衣裳任溅洒,轻飚飒盈耳。

归来尚入梦,睡觉思未已。

累年罕游山,深居远廛市。

林卉渭丛茂,穷幽并余美。

疏涧弥百寻,萦纡带蘋芷。

因风作微澜,绿皱偏可喜。

有时日向晚,湾处閒徙倚。

簟纹韡縠皴,风平一齐止。

瑠璃莹不动,最爱中间里。

拟将拄杖探,恐破难整理。

拟将瓦砾投,恐涴难揩洗。

夹岩桃树影,迎望青迤逦。

飞禽既归宿,独留老居士。

足痺未忍去,更欲置床几。

长绳系羲轮,不容落西汜。

倏思家中景,非同借来比。

已拚閒到老,从老閒至死。

自此晴便看,其看岂涯涘。

冥然心有语,功父吾戒尔。

操行益孤高,谨终当似始。

灵襟永虚洁,内外非二体。

行住坐卧处,泥渠亦清泚。

免令东有言,人污贻我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8:06:07

原文展示

看涧水自警
作者:张镃 〔宋代〕

昔往灵隐山,寺前贪看水。
木阴鉴晖彩,泓渟绝尘滓。
游鯈惯饼饵,敲栏聚如蚁。
坐玩岂不佳,直须波浪起。
开闸放三板,惊雷奔壑底。
如油石上苔,老澱光瀰瀰。
衣裳任溅洒,轻飚飒盈耳。
归来尚入梦,睡觉思未已。
累年罕游山,深居远廛市。
林卉渭丛茂,穷幽并余美。
疏涧弥百寻,萦纡带蘋芷。
因风作微澜,绿皱偏可喜。
有时日向晚,湾处閒徙倚。
簟纹韡縠皴,风平一齐止。
瑠璃莹不动,最爱中间里。
拟将拄杖探,恐破难整理。
拟将瓦砾投,恐涴难揩洗。
夹岩桃树影,迎望青迤逦。
飞禽既归宿,独留老居士。
足痺未忍去,更欲置床几。
长绳系羲轮,不容落西汜。
倏思家中景,非同借来比。
已拚閒到老,从老閒至死。
自此晴便看,其看岂涯涘。
冥然心有语,功父吾戒尔。
操行益孤高,谨终当似始。
灵襟永虚洁,内外非二体。
行住坐卧处,泥渠亦清泚。
免令东有言,人污贻我耻。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去过灵隐山,在寺庙前贪婪地看着水面。
树影摇曳,波光粼粼,清澈的水面没有一丝尘埃。
鱼儿习惯了饼干,敲打着栏杆像蚂蚁一样聚集。
坐在这里玩水,真是惬意,水波荡漾多么美好。
开闸放水,水声如雷轰鸣,奔涌而下。
水面像油灯上长出的青苔,光滑而明亮。
衣服任凭水花溅洒,耳边轻风拂过。
回到家中还在做梦,思绪依然未曾停止。
多年未曾游山,深居简出远离市井。
林木丛生,山花烂漫,幽静之处美不胜收。
疏水流淌百丈,绿草扶疏环绕。
微风轻拂,水面泛起涟漪,绿波皱纹让人欢喜。
有时日落时分,在湾里悠然倚靠。
席子上纹理如画,风平浪静时一切都安静下来。
水的清澈如琉璃般晶莹,最爱在中间的宁静。
我想用拄杖探水,怕水波难以收拾。
想把石块扔下去,又怕水面难以洗净。
夹在岩石间的桃树影子,映照出青翠的山色。
飞鸟已归巢,唯有我这位老居士独自留守。
脚麻痹得不忍离去,更想再摆一张床。
长绳系着日轮,不让它落入西方的水中。
忽然想起家中的景象,无法与这里相比。
我已经拼命享受闲适,直至老去。
从此晴天便来看,这看又岂止于岸边。
心中默念着,父亲的教诲在警醒我。
操守愈发孤高,谨言慎行当似刚开始。
灵魂永远保持清虚,内外应是一体。
无论行住坐卧,泥水渠也应清澈。
避免让人说东道西,污秽给我带来耻辱。

注释

  • 灵隐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
  • 泓渟:水面清澈而深邃。
  • 游鯈:指游动的小鱼,形容其活泼。
  • 轻飚:轻风,微风。
  • 羲轮:指太阳,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
  • 长绳系羲轮:形容对时间的把握,不想错过日落的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约1080-1129),字子和,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具有清新高远的风格,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看涧水自警》创作于张镃隐居于灵隐山的日子,诗中通过描绘清澈的山水,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的警醒。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清净与操守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看涧水自警》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与哲理思考的诗。诗人在灵隐山的自然环境中,借水景引发内心的沉思,展现出一种闲适而又不失警觉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涧水的清澈与波动,水面如油的描写更是让读者感受到水的灵动与宁静。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时刻警醒自己,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道德的高洁。

诗中“衣裳任溅洒,轻飚飒盈耳”一句,表达了与自然亲密接触时的惬意与自在,而“冥然心有语,功父吾戒尔”则是诗人对自我修养的反思,提醒自己要警惕外界的诱惑,保持内心的清明与高洁。整首诗不仅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更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追求闲适生活与内心清净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往灵隐山:回忆自己曾经到过灵隐山,表明了这段经历的重要性。
  • 寺前贪看水:在寺庙前流连忘返地观察水的景色,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 木阴鉴晖彩:树影在水中映出光彩,描绘出水面与林影交融的美丽景象。
  • 游鯈惯饼饵:鱼儿对饼干的依赖,暗示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互动。
  • 坐玩岂不佳:坐着玩水,享受这样的时光是多么美好。
  • 开闸放三板:放水时发出的声响如雷,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如油石上苔”形容水面的清澈,生动形象。
  • 拟人:将水面描绘得如同有生命般波动,增加了诗的动感。
  • 对仗:如“行住坐卧处,泥渠亦清泚”,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诗人对内心清净和道德操守的追求。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醒自己保持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涧水:象征着清澈与纯净,代表诗人向往的内心状态。
  • 桃树影:象征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 飞鸟:代表归宿与安宁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描写的主要场景是哪个地方?

    • A. 灵隐山
    • B. 西湖
    • C. 黄山
    • D. 泰山
  2. 诗中提到的“游鯈”指的是什么?

    • A. 鳥
    • B. 鱼
    • C. 虫
    • D. 兽
  3. 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

    • A. 排比
    • B. 拟人
    • C. 反问
    • D. 夸张

答案

  1. A. 灵隐山
  2. B. 鱼
  3. B. 拟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描绘山水自然,反映隐士生活。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 《看涧水自警》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诗人对内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但张镃更加强调内心的警醒与操守,而王维则更注重对自然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许多宋代诗人的优秀作品。
  • 《古诗十九首》:对古诗的整体理解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食蕨三首 和食蕨三首 和石鼓宴士二首 和芍药 和人乞朱樱十首 和人乞朱樱十首 和人乞朱樱十首 和人乞朱樱十首 和清明前即事三首 和清明前即事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香钩 赭衣半道 裘马轻肥 黑结尾的成语 臣字旁的字 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棉茸茸 狡险 乞惆 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绝妙好词 中山 十字旁的字 包含音的词语有哪些 私心妄念 文字旁的字 忍耻苟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