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悯农》

时间: 2025-07-12 01:57:20

诗句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1:57:20

原文展示:

悯农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稻云不雨不多黄,
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
更堪岁里闰添长。

白话文翻译:

《悯农》这首诗表达了农民在恶劣气候下的艰辛与困苦。诗人描绘了稻谷在干旱的云层下无法丰收,荞麦花却因早霜而凋零的惨状。面对即将到来的严冬,农民已忍受着饥饿,艰难度日,更有闰年之际,生活愈加困苦。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雨不多黄:意为没有下雨,稻谷的颜色变得枯黄。
  • 空花:形容荞麦花虽然盛开,但却不结果。
  • 着霜:指早霜降临,损害了作物。
  • 忍饥:忍受饥饿。
  • 残岁:指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刻。
  • 岁里闰添长:指闰年使得这一年的日子更长,生活更加艰辛。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忍饥度残岁”反映了农民在艰难条件下的坚韧与忍耐,体现了古代农业社会的生存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创作背景:
《悯农》创作于南宋时期,农业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经济来源,气候变化常常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饥荒与困苦,诗人以此表达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悯农》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象鲜明的诗作,体现了杨万里对农民困境的深切关怀。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稻谷的枯黄和荞麦的早霜,生动地展示了因气候变化而导致的农作物歉收的惨状。诗人用“稻云不雨”与“荞麦空花”对比,突显了自然界的无情与农民的无奈。

后两句则转向农民的内心,表达了他们在面对饥饿和严冬的绝望与忍耐。尤其“更堪岁里闰添长”一句,反映出闰年给农民生活带来的更大压力,呼应了前面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实,充分体现了杨万里的民生关怀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稻云不雨不多黄:形象地描绘了因缺乏雨水,稻谷失去生机,变得干枯的景象。
  2. 荞麦空花早着霜:进一步展现了荞麦花虽开,却因早霜的侵袭而无果的悲惨状况。
  3. 已分忍饥度残岁:表达了农民的忍耐与困苦,象征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忍受。
  4. 更堪岁里闰添长:强调了闰年使农民生活更加困难,生活的艰辛加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稻谷和荞麦的凋零比作农民生活的困境。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农民的生存困境为主题,传达了对农民劳动的尊重与同情,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稻云:象征着丰收的希望与失落,反映出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 :象征着严酷的自然环境,暗示生活的艰难。
  • 饥饿:代表农民的生存困境,强调了社会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农作物有哪两种? A. 小麦与稻谷
    B. 稻谷与荞麦
    C. 玉米与豆子

  2. “忍饥度残岁”中的“残岁”指的是什么? A. 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刻
    B. 农作物即将丰收的时刻
    C. 冬天的时刻

  3. 诗中提到的“早着霜”对农作物的影响是什么? A. 使其更加丰收
    B. 使其受到损害
    C. 无影响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对民生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杨万里的《悯农》则聚焦于农业困境,反映了对农民生活的直接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君贶宣徽用少微今已应星文 答友人劝酒吟 代书吟 自在吟 治心吟 鹧鸪吟 首尾吟 其三十一 有时吟 十七日锦屏山下谢城中张孙二君惠茶 孙庞二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长宜 利源 白日绣衣 吐弃 小字头的字 含血噀人 櫜弓戢戈 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贵市 一往无前 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诹咨 详略得当 音字旁的字 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