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9:11
劫火不飞处,便如仙洞源。
载秧交野艇,卖笋到僧门。
潮水河分港,南风雨暗村。
家山百里外,回首已黄昏。
在那遭受劫火的地方,仿佛是仙人的洞府源头。
小船载着秧苗穿行在田野之间,卖笋的船只驶向寺庙。
潮水把河流分开港口,南风伴随着雨水笼罩着村庄。
家乡在百里之外,回头望去,已是黄昏时分。
诗中提到的“仙洞”可能是指道教文化中的神秘之地,象征着理想与超脱的境界;而“家山百里外”则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词表现出的情感细腻和对自然的独特观察而受到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三月晦日,诗人和弟弟一同前往刑部为已故的伯父哀悼。此时春天即将结束,诗人心中充满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递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感伤。开头以“劫火不飞处”引入,鲜明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中的灾难,使整个诗篇带着一丝沉重。接着,诗人描绘了春日的田野,舟行于水,恬静的场景与内心的哀痛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展现了生与死、宁静与悲伤的交融。最后一句“回首已黄昏”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故乡的眷恋。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深邃,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春日田野的描写与黄昏时分的情感反思,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悲痛中寻求生命意义的执着。
诗词测试:
诗中“劫火”指的是什么?
“家山百里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