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9:12
手挽三江尽北流,
寇氛难洗越人羞。
黄巢毒竟流天下,
陶侃军难进石头。
铤鹿偶然完首尾,
烂羊多赖得公侯。
欃枪扫尽红羊换,
从此当朝息内忧。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手挽着三江的水,奔流向北,然而外敌的侵扰却难以洗去越人心中的耻辱。黄巢之乱的恶果至今仍流传在世间,陶侃的军队却难以攻克石头城。偶然间,铤鹿可以完好无损地逃脱,而许多腐朽的羊却依赖于公侯的保护。从此,经过清扫内乱,朝廷才能消除内部的忧虑。
黄遵宪(1848-1905),字子平,号松壑,清代诗人、政治家,曾任职于多地,参与维新运动。他的诗歌风格兼具古典与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现状,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羊城感赋六首》创作于清末,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和社会动乱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故国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清朝统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诗的开篇便引入三江,象征着中国的广阔与历史的深厚,然而随即转入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批判,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黄巢之乱的恶果如影随形,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耻辱和痛苦。陶侃的军队虽然勇猛,却也难以解决眼前的困局,充分显示了战争的无奈与悲哀。
诗中“铤鹿偶然完首尾”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艰辛,突显了诗人对弱者命运的同情。而“欃枪扫尽红羊换”则暗示了通过武力清除内乱的必要性,表达了对国家振兴的渴望。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层次分明,构建起一种紧迫感与忧虑感,最终以“当朝息内忧”收束,给人以希望的曙光。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本诗通过对历史的回望,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强调了清除内忧、恢复和平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黄巢代表了哪一事件?
A. 黄巢起义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答案:A
“铤鹿偶然完首尾”中的“铤鹿”主要象征什么?
A. 勇敢
B. 绝境中的生存
C. 胜利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公侯”指的是?
A. 平民
B. 权贵
C. 军队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