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48
原文展示:
临江仙 晁冲之 〔宋代〕
双舸亭亭横晚渚,城中飞观嵯峨。画桥灯火照清波。玉钩平浸水,金锁半沈河。试问无情堤上柳,也应厌听离歌。人生无奈别离何。夜长嫌梦短,泪少怕愁多。
白话文翻译:
两艘船静静地停泊在傍晚的水边,城中的高楼巍峨耸立。彩绘的桥上灯火辉煌,照亮清澈的水面。玉制的帘钩平静地浸在水中,金色的锁链半沉在河里。试着问那无情的堤岸上的柳树,它们也应该厌倦了听离别的歌声。人生中无奈的别离啊,夜晚漫长让人嫌梦太短,泪水少却怕愁绪太多。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冲之是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他的诗歌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这首《临江仙》也不例外,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刻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经历了一次离别之后创作的,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夜晚的离别场景。诗中,“双舸亭亭横晚渚”和“城中飞观嵯峨”描绘了静谧而壮观的夜景,而“画桥灯火照清波”则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诗人通过对“玉钩平浸水,金锁半沈河”的描绘,暗示了离别的沉重和无法挽回的过去。最后两句“夜长嫌梦短,泪少怕愁多”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时间的感慨,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时间的感慨。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对离别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双舸亭亭横晚渚”描绘了什么场景? A. 两艘船静静地停泊在傍晚的水边 B. 城中的高楼巍峨耸立 C. 彩绘的桥上灯火辉煌 D. 玉制的帘钩平静地浸在水中
诗中“夜长嫌梦短,泪少怕愁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离别的无奈 B. 对时间的感慨 C. 对城市的繁华的赞美 D. 对自然的无情的不满
诗中“玉钩平浸水,金锁半沈河”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