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11:21
独至遯庵避暑庵在大竹林中
作者:陆游
世俗元非不汝忘,
汝归安取醉为乡?
药苗野蔌山家味,
柏子松房道室香。
一卷隐书为日课,
数声啼鸟谢年光。
客来莫笑茆茨陋,
占尽炎天一味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世俗的繁华并非忘却,但归来后又何以醉心于故乡?在山中,药草和野菜是自然的美味,柏树和松树的香气弥漫在小屋中。每天读一卷隐秘的书籍,听几声鸟鸣,感叹光阴流逝。客人来到这里请不要笑我茅草屋的简陋,因为这里是避暑的清凉之地。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哲学,反映了陆游在战争与政局动荡时期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于士族,政治理想高远,曾多次参与政务,但屡遭挫折,晚年隐居。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又有细腻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喧嚣的厌倦,表达了他在大竹林中避暑的悠闲与淡泊。
陆游的《独至遯庵避暑庵在大竹林中》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以自问的方式引入,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脱,暗示即使繁华似锦,内心依然向往那份清静。药苗与野蔌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馈赠,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柏子松房道室香”,用自然气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书香气,传达了诗人读书时的惬意时光。隐书作为日课,显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鸟鸣声则为这份宁静生活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则是在呼应前面的宁静,强调即使茅屋简陋,也不影响这个避暑之所的清凉与舒适。诗人在大竹林中的隐居生活,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心灵的洗礼,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和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药苗”和“野蔌”主要指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乡村的自然食材
C. 学习的书籍
D. 亲友的聚会
诗歌的主题主要体现了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C. 对战争的思考
D.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山居秋暝》中,王维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但更注重山水的描绘与意境的营造;而陆游的诗则更侧重于生活的清淡与对自然的感受,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表现手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