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3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35:51
减兰十梅(雨) 作者: 李子正 〔宋代〕
潇潇细雨。雨歇芳菲犹淡伫。
密洒轻笼。湿遍柔枝香更浓。
琼腮微腻。疑是凝酥初点缀。
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在细细的雨中,雨停后花儿依旧淡淡地伫立着。细雨密密地洒落,轻轻笼罩,湿润了柔软的枝条,香气愈发浓郁。她的脸颊微微湿润,像是刚刚点缀上凝酥(即白色的糕点)。这种清冷的感觉正好,和梨花带雨时的情景截然不同。
此诗没有特别的典故,但通过“梨花带雨”这一意象,诗人可能在借用梨花雨中的娇柔形象来对比其所描绘的景象,增强作品的情感深度。
李子正,宋代诗人,生平事迹多不详,但其诗词以清新流畅、情感细腻著称,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结合为主题。
此诗创作于春雨绵绵的季节,正值花卉盛开之时,诗人通过细雨中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生命美好的感悟。
《减兰十梅(雨)》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春雨后的清新景象,传达出一种淡雅而清新的美感。诗的开头“潇潇细雨”就让人感受到细雨的轻柔,接着“雨歇芳菲犹淡伫”则描绘了雨后花朵的姿态,虽有雨水滋润,却依旧保持着淡雅的气质,似乎在传达一种不张扬的美。
“密洒轻笼”一句,诗人用“密洒”形容细雨如丝般的落下,而“轻笼”则给人以朦胧的感觉,似乎在描绘一种轻轻笼罩在花间的氛围,增强了诗的层次感。接下来的“湿遍柔枝香更浓”则描绘了雨水湿润后,枝条上香气愈发浓郁的场景,展现出春天的生命力。
而“琼腮微腻”则透出一种女子的美丽,结合“疑是凝酥初点缀”,既是对女子肌肤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美的细致刻画。最后一句“不似梨花带雨时”则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突显出这种清冷的美感的独特性,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的珍惜。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氛,令人在细雨中感受到春天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春雨后清新自然的美,展现花朵在雨水滋润下的优雅,同时通过对比揭示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诗中“琼腮微腻”所描写的对象是:
A. 花朵
B. 女子
C. 雨水
D. 枝条
“不似梨花带雨时”中的“梨花”比喻什么?
A. 清冷的美
B. 温暖的情感
C. 盛开的花香
D. 雨中的忧伤
诗中的“潇潇细雨”表现了什么样的气氛?
A. 热烈
B. 宁静
C. 忧伤
D. 欢愉
答案:1.B 2.A 3.B
可以将《减兰十梅(雨)》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女性之美的结合,后者则表现了战争带来的悲凉与对故国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