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湘中秋日呈所知》

时间: 2025-07-28 11:22:39

诗句

四海无寸土,一生惟苦吟。

虚垂异乡泪,不滴别人心。

雨色凋湘树,滩声下塞禽。

求归归未得,不是掷光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22:39

原文展示:

湘中秋日呈所知
四海无寸土,一生惟苦吟。
虚垂异乡泪,不滴别人心。
雨色凋湘树,滩声下塞禽。
求归归未得,不是掷光阴。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四海之内,竟没有一点自己的土地,我这一生只是在苦苦地吟唱。眼泪虚虚地垂落在异乡,却不滴落在他人的心头。雨色使湘江的树木凋零,滩上的声音却使塞外的鸟儿鸣叫。想要归去却始终未能实现,这难道不是在浪费时光吗?

注释:

  • 寸土:形容土地极少,表示无处安身。
  • 苦吟:苦苦地吟唱,指作者在流亡或漂泊中吟咏诗词的辛苦。
  • 虚垂:空虚地流下,形容眼泪没有实质的作用。
  • 异乡:指与自己故乡不同的地方,表现出孤独感。
  • 雨色:指雨天的颜色,通常带有忧伤的情绪。
  • 滩声:指河滩水流声,渲染自然环境的哀伤。
  • 塞禽:指边塞的鸟类,这里可能寓意归属感的缺失。
  • 光阴:时间,指生命的流逝。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求归归未得”可联系到古代文人因战乱或政治原因而流亡的普遍经历,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35-902),唐代诗人,字子美,号东斋,晚号白云山人,生于湖南,游历广泛,诗风清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漂泊感和对故乡的思念,风格简洁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湘中游历时创作的,正值秋天,思乡之情愈发浓烈。诗中蕴含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杜荀鹤的《湘中秋日呈所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以悲切的情感贯穿始终,诗人以“无寸土”开篇,表明自己在四海漂泊的无奈与苦闷。接着,诗人用“虚垂异乡泪”来描写自己流泪的无助,这种泪水并不能打动他人,反而显得更加孤独。雨色与湘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凋零的意境,似乎在暗示诗人心中的凄凉。最后,诗人感慨“求归归未得”,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而未能实现的失落。这种情感不仅是个人的,更是许多身处异乡的游子的共同心理,具有普遍性。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美感,雨色、湘树、滩声等自然元素交织出一种惆怅的氛围。同时,诗中运用对仗工整,语言简练,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表现力,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海无寸土:表达作者漂泊在外,连一寸土地都没有,体现了无家可归的悲哀。
  2. 一生惟苦吟:一生只是在辛苦地吟咏,表达了作者在艰难生活中的坚持与孤独。
  3. 虚垂异乡泪:眼泪在异乡流下,带有一种无奈与失落,流而不止却没有人能理解他的痛苦。
  4. 不滴别人心:即使流下眼泪,也无法触动他人的心,突显孤独感。
  5. 雨色凋湘树:描绘湘江的树木在雨中凋零,构建出一种凄凉的自然景象。
  6. 滩声下塞禽:滩上的水声与远方的鸟鸣,隐喻着归属感的缺失。
  7. 求归归未得:渴望归乡却始终未能实现,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8. 不是掷光阴:在外漂泊,难道不是在浪费光阴吗?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求归归未得,不是掷光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
  • 比喻:雨色与凋树的结合,寓意着诗人心境的凋零。
  • 拟人:滩声下的禽鸟,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在异乡的孤独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反映了内心的忧伤与无奈,探讨了漂泊与归属的主题,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中情感真挚,具有普遍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湘树:象征着故乡的记忆,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2. 雨色:代表忧伤与凋零,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3. 滩声:自然的声音,反映出诗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4. 异乡泪:表达出漂泊者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求归归未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2. 诗中用什么自然景象来渲染诗人的孤独感? A. 蓝天
    B. 雨色凋湘树
    C. 夕阳

  3. 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态度是什么? A. 享受
    B. 感到无奈
    C.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月下独酌》
  2. 王维《送别》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荀鹤与白居易: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荀鹤更强调孤独感,而白居易则更多体现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两者在情感的深度与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杜荀鹤研究》

相关查询

宫词一百首 螃蟹 米元章槐前竹后诗帖赞 碧云亭晚眺二首 醉落魄/一斛珠 蒋丞相得男帖赞 病中散步六绝 刘无言 入芜湖港过吉祥寺 约客春波督参刘郎中方赴高紫微之集道间相值不容留戏赠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頁字旁的字 劳师动众 金齑玉鲙 嫣然含笑 新音 详夺 贝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市井之徒 包含其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铁笔无私 泯没 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履端 跅弢不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