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蛩声三首》

时间: 2025-04-26 14:56:24

诗句

山行我已厌征尘,夜语谁能伴老身。

桑有暗蛩同店宿,被渠告诉却愁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24

原文展示:

山行我已厌征尘,
夜语谁能伴老身。
桑有暗蛩同店宿,
被渠告诉却愁人。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厌倦了山路上的征尘,
夜晚的聊天谁能陪伴我这老身?
在桑树下,有虫鸣伴我同宿,
却被它告诉我愁苦的事。

注释:

  • 征尘:旅途中的尘土,指的是行旅的辛劳与艰辛。
  • 老身:指年老的自己,表示诗人对自己年纪的感叹。
  • :桑树,这里可能象征着乡愁或某种情感寄托。
  • 暗蛩:暗处的虫鸣,指的是蛩(蟋蟀)在夜晚低声鸣叫。
  • 被渠:被它,指虫鸣所传达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因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乡村生活而闻名,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蛩声三首》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自己对世事的无奈与孤独。此诗通过描写山行的疲惫与夜晚的寂寞,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蛩声三首》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孤独的思考。首句“山行我已厌征尘”道出了诗人对旅途劳累的不满,呈现出一种对现状的厌倦感。接下来的“夜语谁能伴老身”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孤寂与渴望交流的心情,显示出老年人的孤独感。第三句提到的“桑有暗蛩同店宿”,在自然的陪伴中,虽然有虫鸣声,但依旧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无奈。最后一句“被渠告诉却愁人”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虫鸣似乎成为了诗人愁苦的传递者,暗示着生活中的烦恼无处不在。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深刻关系。诗人在对旅途的厌倦与对孤独的感慨中,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行我已厌征尘:诗人对长途跋涉的厌倦,表现出对生活的疲惫。
  • 夜语谁能伴老身:在寂静的夜晚,谁能陪伴自己,强调孤独感。
  • 桑有暗蛩同店宿:暗处的虫鸣与自己同宿,暗示自然的陪伴。
  • 被渠告诉却愁人:虫鸣传递的愁苦,象征着生活中的烦恼。

修辞手法:

  • 拟人:虫鸣似乎能传达愁苦,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生命、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行:象征人生的旅途,充满艰辛。
  • 夜语:代表人际交流的渴望。
  • 暗蛩:虫鸣象征自然的陪伴与愁苦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 A. 期待
    B. 厌倦
    C. 兴奋
    D. 无所谓

  2. “夜语谁能伴老身”中的“老身”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诗人自己
    C. 朋友
    D. 旅伴

  3. 诗中提到的“暗蛩”代表: A. 夜晚的美丽
    B. 自然的陪伴与孤独
    C. 乡愁
    D. 旅途的乐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的情感与自然的亲近。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但侧重点不同,杜甫更强调对家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选注》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经 海上作 秋思 秋晴出游 齐天乐(左绵道中) 岁穷 园中赏梅 再用前韵不以次 南堂杂兴八首 其三 春近山中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字旁的字 齐心一致 包含东的词语有哪些 牛溲马渤 言字旁的字 蜜汁 千里无烟 窘促 打桃射柳 户字头的字 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倒箧倾囊 艸字旁的字 迫在眉尖 惟开头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精意覃思 劓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