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24
山行我已厌征尘,
夜语谁能伴老身。
桑有暗蛩同店宿,
被渠告诉却愁人。
我已经厌倦了山路上的征尘,
夜晚的聊天谁能陪伴我这老身?
在桑树下,有虫鸣伴我同宿,
却被它告诉我愁苦的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因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乡村生活而闻名,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蛩声三首》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自己对世事的无奈与孤独。此诗通过描写山行的疲惫与夜晚的寂寞,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生活的思考。
《蛩声三首》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孤独的思考。首句“山行我已厌征尘”道出了诗人对旅途劳累的不满,呈现出一种对现状的厌倦感。接下来的“夜语谁能伴老身”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孤寂与渴望交流的心情,显示出老年人的孤独感。第三句提到的“桑有暗蛩同店宿”,在自然的陪伴中,虽然有虫鸣声,但依旧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无奈。最后一句“被渠告诉却愁人”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虫鸣似乎成为了诗人愁苦的传递者,暗示着生活中的烦恼无处不在。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深刻关系。诗人在对旅途的厌倦与对孤独的感慨中,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哲理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生命、人生的思考。
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
A. 期待
B. 厌倦
C. 兴奋
D. 无所谓
“夜语谁能伴老身”中的“老身”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诗人自己
C. 朋友
D. 旅伴
诗中提到的“暗蛩”代表:
A. 夜晚的美丽
B. 自然的陪伴与孤独
C. 乡愁
D. 旅途的乐趣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