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2:0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2:04:00
送严秀才还蜀
作者: 王维 〔唐代〕
宁亲为令子,似舅即贤甥。
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
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
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
宁可亲近您为我的儿子,宁愿像舅舅那样做一个贤良的外甥。
分别的路上经过花县,返回家乡进入锦城。
山脉横亘在青塞的边缘,江水向着白云延展而平静。
何时能将赋诗献上,愿明君能常常想起我长卿。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王右丞,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尤其以山水诗和田园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现出深厚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写于王维与严秀才的离别之际,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严秀才即将返回蜀地,诗人以此诗表达对他的祝福与思念。
《送严秀才还蜀》是一首表现离别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和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开头以“宁亲为令子,似舅即贤甥”两句,诗人展现了对严秀才的亲近与尊重,表达了宁愿将他视为亲子的愿望,这种情感充满了温暖与真挚。
接下来的两句“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则将时间和空间的转折结合起来,描绘了离别的过程。花县和锦城都是四川的地名,诗人用这两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归乡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离别时的惆怅。
最后两句“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则以壮丽的自然景物来衬托诗人的心情。青塞山的高耸与江水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山川之遥与心灵之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最后以“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结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明君的思念,情感充沛而深邃。
整首诗表达了深厚的友情、离别的惆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王维作为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王维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锦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表达了对哪位朋友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