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郊墅杂赋 其十三》

时间: 2025-04-26 04:49:01

诗句

红树南江近,青山北郭遥。

江清目渺渺,林冷发萧萧。

食鲙知晨钓,听歌识暮樵。

寻常送归客,不过水西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01

原文展示:

红树南江近,青山北郭遥。 江清目渺渺,林冷发萧萧。 食鲙知晨钓,听歌识暮樵。 寻常送归客,不过水西桥。

白话文翻译:

南江边上红树近,北城外青山远。 江水清澈视野广,林中冷寂声萧萧。 品尝鲙鱼知晨钓,听歌声识暮樵。 平常送别归客,只到水西桥。

注释:

  • 红树:指秋天的树木,叶子变红。
  • 南江:指南边的江河。
  • 北郭:指北边的城郭。
  • 渺渺:形容视野广阔。
  •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 鲙:即鲙鱼,一种鱼类。
  • 晨钓:早晨钓鱼。
  • 暮樵:傍晚砍柴。
  • 水西桥:地名,指送别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此诗可能创作于他隐居期间,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作者隐居地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隐居地的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首两句通过对红树和青山的描绘,展现了南江近、北郭遥的空间感。中间两句通过江清和林冷的对比,传达了宁静与凄凉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食鲙和听歌的细节,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淡与自得。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树南江近,青山北郭遥:通过红树和青山的对比,展现了南江近、北郭遥的空间感。
  2. 江清目渺渺,林冷发萧萧:江水清澈,视野广阔;林中冷寂,声音凄凉。
  3. 食鲙知晨钓,听歌识暮樵:通过食鲙和听歌的细节,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淡与自得。
  4. 寻常送归客,不过水西桥:表达了作者送别归客的寻常情景,体现了生活的宁静与简单。

修辞手法:

  • 对比:红树与青山,江清与林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林冷发萧萧,赋予林木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树:秋天的树木,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 青山:远处的山峦,象征着宁静和遥远。
  • 江清:清澈的江水,象征着纯净和宁静。
  • 林冷:冷寂的林木,象征着孤独和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红树”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树木 B. 春天的树木 C. 夏天的树木 D. 冬天的树木

  2. 诗中的“北郭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北边的城郭很近 B. 北边的城郭很远 C. 北边的城郭很高 D. 北边的城郭很矮

  3. 诗中的“食鲙知晨钓”表达了什么? A. 作者喜欢吃鲙鱼 B. 作者知道如何钓鲙鱼 C. 作者通过食鲙鱼来了解晨钓的生活 D. 作者通过食鲙鱼来了解暮樵的生活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诗词对比:

  • 高启的《郊墅杂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田园生活,但高启的诗更注重细节和日常生活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集》:收录了高启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远游 菩萨蛮·梅雪 留客住 浣溪沙 句 其三 一剪梅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其二 夜飞鹊 道宫别情 满路花(仙吕) 丑奴儿(大石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隹字旁的字 琴瑟调和 作协 俯冲 嗒焉自丧 巍峻 糹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营塞 昏定晨省 又字旁的字 知足知止 辵字旁的字 神经病学 珥金拖紫 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