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隔帘闻歌》

时间: 2025-04-26 04:29:12

诗句

叶逐散声飞,湘云隔妓衣。

谁能偷卷看,认是小丛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12

原文展示:

叶逐散声飞,湘云隔妓衣。谁能偷卷看,认是小丛非。

白话文翻译:

树叶随着散乱的声音飘飞,湘云隔着妓女的衣裳。谁能偷偷地展开来看,分辨出是不是小丛。

注释:

字词注释:

  • 逐:随着。
  • 散声:散乱的声音。
  • 湘云:指湘江上的云雾。
  • 妓衣:妓女的衣裳。
  • 偷卷看:偷偷地展开来看。
  • 小丛:指小丛竹,这里可能指妓女的别称或代称。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湘云”可能暗指湘江的美丽景色,与妓女的衣裳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听觉与视觉的交错感受,通过“叶逐散声飞”和“湘云隔妓衣”来表达一种朦胧的美感。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内容推测,可能是诗人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如妓院或宴会,听到歌声,看到树叶飘飞,感受到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首句“叶逐散声飞”以动衬静,通过树叶随声飘飞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悠扬的歌声所带来的动感。次句“湘云隔妓衣”则通过湘云与妓衣的对比,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朦胧美。后两句“谁能偷卷看,认是小丛非”则带有一定的神秘感,暗示着一种无法直接窥见的美丽,只能通过想象来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叶逐散声飞”:树叶随着歌声的散乱声音飘飞,形成一种动态的画面,增强了听觉与视觉的交融感。
  • “湘云隔妓衣”:湘江上的云雾隔着妓女的衣裳,形成一种朦胧的视觉效果,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谁能偷卷看”:谁能偷偷地展开来看,这里的“偷卷看”可能指试图窥探或欣赏某种美丽的事物。
  • “认是小丛非”:分辨出是不是小丛,这里的“小丛”可能指妓女的别称或代称,也可能指某种美丽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叶逐散声飞”和“湘云隔妓衣”的比喻,将歌声与树叶、湘云与妓衣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意境上的对比和融合。
  • 拟人:树叶“逐散声飞”赋予了树叶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朦胧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叶:树叶,象征自然和生命。
  • 散声:散乱的声音,可能指歌声。
  • 湘云:湘江上的云雾,象征美丽和神秘。
  • 妓衣:妓女的衣裳,象征世俗和美丽。
  • 小丛:可能指妓女的别称或代称,也可能指某种美丽的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叶逐散声飞”中的“逐”字是什么意思? A. 追逐 B. 随着 C. 驱赶
  2. “湘云隔妓衣”中的“湘云”指的是什么? A. 湘江上的云雾 B. 湘江的水 C. 湘江的岸边
  3. “认是小丛非”中的“小丛”可能指什么? A. 小丛竹 B. 妓女的别称 C. 小丛花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通过宫女的孤独生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王昌龄《出塞》: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

诗词对比:

  • 高启此诗与杜牧的《秋夕》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高启的诗更侧重于听觉与视觉的交融,而杜牧的诗则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高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高启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赠刘草窗三十韵 赠雪山杲公 其二 赠雪山杲公 其一 赋得东美人临潭水二十韵 落花得疏字 人日郊游得人字 与郑辕薛晏游枋口同赋三韵诗 薜荔壁 与郑辕薛晏游枋口同赋三韵诗 蒙泉 与郑辕薛晏游枋口同赋三韵诗 石笋高 琴曲歌辞。湘夫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坚果 心虔志诚 百无一是 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言半语 糹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扣扣 黹字旁的字 嗟蹙 出污泥而不染 戴高帽子 铁笔无私 挽推 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包含株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