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5:19
满路花(仙吕)
作者: 周邦彦〔宋代〕
金花落烬灯,银砾鸣窗雪。
夜深微漏断,行人绝。
风扉不定,竹圃琅玕折。
玉人新间阔。
著甚情悰,更当恁地时节。
无言欹枕,帐底流清血。
愁如春后絮,来相接。
知他那里,争信人心切。
除共天公说。
不成也还,似伊无个分别。
这首词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景象:金色的花瓣落在烛光下,窗外的雪发出银色的声响。夜晚已深,几乎无法听见行人的脚步。风吹开门扉,竹林里的琅玕花也被折断。玉人(美人)与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令人心中愁苦。此时此刻,我无言以对,躺在床上,帐下似乎流淌着冷清的血。愁绪如同春天后漫天飞舞的柳絮,随风而至。虽然我知道她在何处,但心中仍然担忧,难以相信她的心意。即便是向天公诉说这些烦恼,最终也无法改变我们的离别,仿佛她我之间本就没有什么分别。
周邦彦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擅长填词,以抒情见长。他的词风细腻、婉约,常描绘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满路花》创作于周邦彦的晚年,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较为动荡,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满路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孤寂。词中通过金色花瓣的落下与银色雪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夜深人静,行人稀少,似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加大,心中的思念愈发显得无力。特别是“无言欹枕,帐底流清血”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情绪的压抑与痛苦,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愁苦。后半部分的“愁如春后絮,来相接”则将愁苦比作春天后柳絮飞舞的无奈,尽显对离别的无可奈何。全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示了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感知,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以离愁别绪为主题,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示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满路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周邦彦
C. 苏轼
D. 杜甫
诗中“夜深微漏断,行人绝”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
C. 富贵
D. 平静
“愁如春后絮”中的“春后絮”象征着:
A. 美好
B. 财富
C. 无奈的愁苦
D.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