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5:03
鲁公但食粥,百口常忧煎。
金张席贵宠,奴隶乘朱轩。
丈夫例寒饿,万世无後先。
风霾天作恶,雷亦怒阗阗。
俄顷花柳静,烟暖谷鸟喧。
人事每如此,翻覆不常然。
下流多谤议,高位又疾颠。
空余壮士志,不逐四时迁。
鲁公仅以粥为食,百姓常常忧虑煎熬。
金张的席子因为宠爱而显得珍贵,奴隶们却乘坐着华丽的朱轩。
男人们本该经历寒冷和饥饿,世世代代没有后继者。
风霾天降下恶运,雷声也愤怒地轰鸣。
转瞬间花柳静谧,烟雾温暖,谷中的鸟儿喧闹。
人事常常如此,翻覆变化并不常见。
下层社会多有谤议,高位者又常常面临危险。
壮士的志向空余无用,不追随四季的变迁。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见称,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阶级矛盾加剧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比贫富差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人们的苦痛,表达了对高位者的批评与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社会的两极分化:鲁公的简单饮食与高贵的金张席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社会的不平等。诗中提到的“丈夫例寒饿,万世无后先”,反映了诗人对男子汉气概的失落和对未来的无奈。接下来的“风霾天作恶,雷亦怒阗阗”,则是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的隐喻,暗示了人间的不幸与无常。在形式上,诗歌运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添了诗的韵味和力度。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社会的不平等和人们的无奈,表现出对高位者的讽刺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鲁公但食粥”中的“鲁公”指的是?
“金张席贵宠”所表达的意思是?
《静夜思》与本诗相较,李白的诗更多表现个体对故乡的思念,而黄庭坚的诗则关注社会的整体状况,反映出不同的主题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