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54
佳玩能令百事忘,岂惟闲伴倒馀缸。
珍奇来自海千里,皎洁明如璧一双。
日暖朝笼青石砌,春寒夜宿碧纱窗。
蛮烟瘴雾虽生处,何必区区忆陋邦。
这件美好的玩物能令我忘却百般烦恼,难道只是闲适的陪伴和倒酒的容器?
珍奇的宝物来自千里之外的大海,洁白明亮如同一对璧玉。
阳光温暖,在青石砌成的房子里,我早晨在这里沉浸,春天的寒夜,我在碧纱窗前安然入睡。
即使生活在这蛮荒的烟雾和瘴气之中,何必记挂那些狭隘的故乡呢?
“蛮烟瘴雾”指的是南方湿热地区常见的瘴气,古人常用以形容环境恶劣、生活不易的地方。诗中提到的“陋邦”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居之地的贫瘠与狭隘。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散文和诗词闻名,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再和》写于欧阳修晚年,此时社会动荡,个人生活也经历了起伏。诗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动荡环境中对美的珍惜与追求。
《再和》是一首表现人生哲理和享受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美好的物品和环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烦恼的超越。开篇便以“佳玩能令百事忘”引出主题,强调物品的美好能够帮助人们忘却烦恼,接着用“岂惟闲伴倒馀缸”暗示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的满足,而不仅仅是外在的享乐。
接下来的“珍奇来自海千里,皎洁明如璧一双”,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那些珍贵的物品,强调它们的美丽与价值。诗人在描绘之余,也流露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日暖朝笼青石砌,春寒夜宿碧纱窗”展现了诗人生活中宁静而舒适的一面,暗示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与满足感。最后两句“蛮烟瘴雾虽生处,何必区区忆陋邦”,则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淡然与豁达,强调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不要过于怀念狭隘的故乡,而应珍惜眼前的生活。
全诗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烦恼的超越,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洒脱态度。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生活中的美好与对烦恼的超越,表现出一种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佳玩”,它的意思是:
A. 美好的玩物
B. 朋友
C. 饮料
诗中提到“蛮烟瘴雾”,它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恶劣的环境
C. 乡村的宁静
诗人认为生活在恶劣环境中应该:
A. 记挂故乡
B. 忘却烦恼
C. 追忆往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欧阳修的《再和》更加注重内心的安宁与生活的细节,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饮酒的快意。两者都表现出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前者更为洒脱,后者更为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