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15
江上弹琴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江水深无声,江云夜不明。
抱琴舟上弹,栖鸟林中惊。
游鱼为跳跃,山风助清泠。
境寂听愈真,弦舒心已平。
用兹有道器,寄此无景情。
经纬文章合,谐和雌雄鸣。
飒飒骤风雨,隆隆隐雷霆。
无射变凛冽,黄锺催发生。
咏歌文王雅,怨刺离骚经。
二典意澹薄,三盘语丁宁。
琴声虽可状,琴意谁可听。
江水深沉无声,夜晚的江云也显得模糊不清。我在舟上抱着琴弹奏,林中的栖鸟为之惊动。游动的鱼儿跃出水面,山间的风助长琴声清脆。环境宁静,琴声愈加真实,弦声舒展,心情也随之平静。借助这琴,我寄托了许多无形的情感。文章的内容如同经纬交织,雄雌和谐地鸣叫。突然的风雨声响起,雷声隐隐作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凛冽的气息,黄钟的声音催生着万物。咏唱文王的高雅,怨恨《离骚》的情感。二典的意思显得淡薄,三盘的言语却是细致入微。琴声虽可描绘,但琴意又有谁能听懂呢?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成作于诗人晚年,表现了他对琴声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在艰难的政治生涯中,常通过弹琴来寄托情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热爱。
《江上弹琴》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更是欧阳修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通过描绘江水、云雾、琴声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江水深无声,江云夜不明”,营造出一种幽静、朦胧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夜晚,江水与云雾交织,令人心生向往。
紧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舟上弹琴的场景,琴声不仅惊动了栖息在树上的鸟儿,也引起了游鱼的跃动,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这种和谐正是诗人追求的境界。诗中提到的“境寂听愈真”,更是强调了在宁静中听到的声音更加真实,突显了音乐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而在后半部分,诗人则通过琴声寄托了更多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对文学的思考。诗中讲到“琴声虽可状,琴意谁可听”,令人深思,琴声表面的美丽并不能完全传达内心的情感,只有真正理解的人才能体会到其深意。这种对艺术本质的探讨,使得整首诗更具哲理性。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欧阳修作为一位文学家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琴声的互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音乐深刻内涵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江水深无声”主要是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游鱼为__”,表示鱼儿因琴声而跳跃。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黄锺催发生”指的是音乐的力量。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