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3:36
和陶读《山海经》
作者: 苏轼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
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
何当从山火,束縕分寸烛。
这首诗描绘了两座山在眼前,灵药并非植物所能比拟。玄芝生长在太元山,黄精则来自长谷。仙境浩瀚如大海,难道不够我洗浴吗?什么时候才能从山火中取来,点燃一寸蜡烛呢?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奔放见称,兼具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苏轼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自然及社会的深刻洞察。
《山海经》是古代中国的一部重要文献,包含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自然地理知识。苏轼在读《山海经》时,感受到其间的仙境和灵药的神奇,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山海经》中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开头的“二山在咫尺”,让人感觉到仙境的近在咫尺,似乎只需迈出一步便可触及。而“灵药非草木”则强调了这种理想境界的特殊,灵药不仅仅是药材,而是象征着超越凡俗的生命力量。
接下来的“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则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象化,展示了自然界中所蕴藏的灵性与神奇,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的尊重和崇拜。诗中“仙都浩如海”更是描绘了一个无边无际的仙界,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最后一句“何当从山火,束縕分寸烛”,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似乎遥不可及,甚至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整首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理想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思考,展现出苏轼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以对理想境界的描绘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超凡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和灵性的崇拜。
诗中提到的“灵药”主要指什么?
A. 普通植物
B. 神奇的药物
C. 食品
“仙都浩如海”中的“浩如海”是形容什么?
A. 仙境的遥远
B. 仙境的广阔
C. 仙境的美丽
“何当从山火,束縕分寸烛”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什么?
A. 渴望与期待
B. 失望与绝望
C.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