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0:53
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
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
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
因谁报隐者,向此得耕樵。
到处阳光在迅速消失,倚靠在栏杆上,黄昏的景象却像清晨一样。
渔夫悠闲地划着船,沙滩上的小鸟在潮水中嬉戏。
树木之间,栈桥和亭阁显得很密集,城市和寺庙在远处相连。
是谁向隐士报信,让他得以在这里耕作和砍柴呢?
作者介绍: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杭州的江亭,诗人登高眺望,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闲适,反映出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杭州江亭留题登眺》是一首描绘杭州美丽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中,项斯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开篇“处处日驰销”以动词“驰”描绘出太阳的急速下落,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气氛,紧接着“凭轩夕似朝”,则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黄昏的宁静与清晨的生机,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交错和空间的变幻。
接下来的“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展现了渔夫与小鸟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第三联“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密集与遥远,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空间感。
最后一句“因谁报隐者,向此得耕樵”则引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思考,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闲适生活交融,表现了唐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隐士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渔翁”的活动是什么?
“树间津亭密”中,“津”指的是什么?
诗中“因谁报隐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