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2:12
缁衣每每浸寒深,不屑凋萧顾自吟。
俗耳总嫌听呱噪,焉知声外等闲心。
黑衣的乌鸦常常在寒冷的深处栖息,不屑于干枯的树叶,只顾自我吟唱。
世俗的耳朵总是嫌弃它的叫声吵闹,又怎能知道它在声音之外的闲适心情呢?
本诗并无明显的典故,但通过乌鸦这一意象,作者可能借此表达对社会世俗偏见的反思。乌鸦常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但在诗中却表现出其独特的自我价值。
崔荣江,现代诗人,其作品常常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有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在当代社会,乌鸦这一形象常常被忽视或贬低,崔荣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乌鸦独立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外界偏见的反思。
《咏鸦》以乌鸦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这类常被忽视的生命的深刻理解。全诗通过描绘乌鸦在寒冷环境中自得其乐的形象,反映出一种不屑于世俗评价的态度。开头“缁衣每每浸寒深”,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乌鸦的黑色与寒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乌鸦的独立与坚韧。接着“俗耳总嫌听呱噪”,则直接表达了世人对乌鸦叫声的厌恶,揭示了人们对不被理解的事物的偏见。最后一句“焉知声外等闲心”则升华了主题,提示我们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与意义。
整首诗不仅仅是在咏叹乌鸦,更是在通过乌鸦的形象,反思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呼唤对生命多样性的理解与包容。
整首诗表达了对乌鸦这一常被误解的生物的赞美,强调在世俗偏见之外,事物本身可能蕴含着更深的意义,呼唤人们对生命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诗中“缁衣”指的是哪种动物?
A. 白鹭
B. 乌鸦
C. 燕子
D. 麻雀
诗人用“呱噪”来形容乌鸦的叫声,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美妙
B. 吵闹
C. 悲伤
D. 和谐
“焉知声外等闲心”中“等闲心”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心情
B. 宁静的内心
C. 忙碌的生活
D. 复杂的情感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通过静夜的意象表达了思乡之情,而崔荣江的《咏鸦》则通过乌鸦的形象反思了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两者都通过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但主题各有侧重,前者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关注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