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1: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34:08
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
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
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贱士但挽嘿。
秋天的幼苗被扫地干净,春天的幼苗刚刚破土而出。
还要积累旧的粮食,怎么会有蔬菜的颜色呢?
不知一年到头耕作,竟然连一天的饭食都没有。
守卫的官员如同民众的父母,贱民却只能无奈地呼喊。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农事诗闻名,关心民生疾苦,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民生艰难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苦况,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悯农》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当时农民的艰辛与困境。诗中“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对比鲜明,展现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与自然的无情,寓意着农民在辛劳之后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接下来的“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更是直白地指出了粮食不足的问题,暗示农民生活的困苦和社会对他们的忽视。诗的最后两句“守令民父母,贱士但挽嘿”则揭示了官民关系的不和谐,表达了对官员的无奈和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简洁而有力,展现了诗人对农民深切的同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民生存状况的漠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社会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秋与春的对比,突显农民的苦与希望。使用了比喻,将官员比作父母,强调其责任和义务。
主题思想:这首诗以农民的辛劳与困苦为主题,强调了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关心与思考,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对底层民众的冷漠。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苗扫地尽”意味着什么?
A. 秋天的作物丰收
B. 秋天的作物已被收割
C. 秋天的作物生长良好
“尚当积陈陈”中的“积”指什么?
A. 积蓄粮食
B. 积累财富
C. 积存旧的
诗中提到的“守令”是指什么?
A. 农民
B. 官员
C. 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