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1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19:19
累年无的信,每夜望边城。
袖掩千行泪,书封一尺金。
这几年没有收到你的信,每晚我都在望着那遥远的边城。
我用袖子掩住千行泪水,信件封在一尺长的金纸里。
“边城”常常是诗中思乡愁绪的象征,代表着作者对于故土的思念与关心。在古代,边城往往是战乱频繁之地,也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罗隐(833年-909年),唐代诗人,以其精炼的诗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大部分作品表达了对社会时事的关注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对离别、思念等主题的深刻描绘。
《遇边使》写于唐代动荡的时期,诗人可能身处边疆,或因战乱与亲友失联,心中充满思念与忧虑。诗作通过对边城的凝望,传达了对故人的渴望与情感的无奈。
《遇边使》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开头“累年无的信”,直接点出诗人对失联友人的焦虑和无奈,时间的积累使得思念愈加深重。接着“每夜望边城”,边城不仅是地理上的遥远,更是情感上的隔阂,使得诗人在孤独中不断思念。后两句“袖掩千行泪,书封一尺金”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珍贵的情感。用“袖掩千行泪”来形容自己的悲伤,不仅传达了强烈的情感,也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无法言喻的悲凉与无奈。最后“书封一尺金”更是将思念的重量与珍贵之感推向高潮,体现出诗人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边城的凝望,也有对往事的追忆,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一抹温情。
整首诗通过对思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苦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无尽思念。
《遇边使》的作者是谁?
诗中“袖掩千行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边城”在诗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