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7:26
原文展示:
早行五首 赵蕃 〔宋代〕
万石湖南港,杨林湖北潭。 不胜摇橹倦,顾欲使风贪。 凛凛岩墙戒,悠悠鸩毒耽。 频能愧沙鸟,数可傲征帆。
白话文翻译:
在万石湖的南港,杨林湖的北潭。 摇橹的劳累难以承受,却还想让风更加贪婪。 岩墙的戒备森严,鸩毒的耽溺悠长。 频繁地感到愧对沙鸟,却可以数次傲视远航的帆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著名诗人,与当时另两位诗人韩淲齐名,人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其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早行途中所作,通过描绘行船的劳累和对自由自在的沙鸟的羡慕,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行船的劳累和对自由自在的沙鸟的羡慕,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不胜摇橹倦,顾欲使风贪”一句,既表现了行船的艰辛,又透露出对风的渴望,希望风能帮助自己更快前行。而“频能愧沙鸟,数可傲征帆”则通过对比沙鸟的自由和征帆的远航,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万石湖南港,杨林湖北潭。”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行经的具体地点,通过地名的重复,增强了诗歌的地域感。
“不胜摇橹倦,顾欲使风贪。” 这两句表达了行船的劳累和对风的渴望。“不胜”和“顾欲”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劳累,又透露出对风的渴望。
“凛凛岩墙戒,悠悠鸩毒耽。” 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戒备森严和沉迷于有害事物的情感。“凛凛”和“悠悠”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意象感。
“频能愧沙鸟,数可傲征帆。” 这两句通过对比沙鸟的自由和征帆的远航,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频能”和“数可”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通过描绘行船的劳累和对自由自在的沙鸟的羡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通过对比沙鸟的自由和征帆的远航,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不胜摇橹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B. 行船的劳累 C. 对风的渴望 D. 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中“频能愧沙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B. 行船的劳累 C. 对风的渴望 D. 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中“数可傲征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B. 行船的劳累 C. 对风的渴望 D. 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答案: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