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吴叙浦》

时间: 2025-06-25 17:32:59

诗句

生年月日虽则同,学而闻道莫比踪。

学而闻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宁论功。

一官俯首蛮貊中,几年积弊频年凶。

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见非闻风。

孰持黄诏来自东,谓君违天合君冲。

天家误听州家谬,历计月日曾未充。

使家熟视州家惜,万里君门谁为通。

学而闻道要有用,达岂吾泰穷何穷。

君之授受远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

龙门当日谓不遇,尹杨亦到明光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17:32:59

原文展示:

生年月日虽则同,学而闻道莫比踪。学而闻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宁论功。一官俯首蛮貊中,几年积弊频年凶。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见非闻风。孰持黄诏来自东,谓君违天合君冲。天家误听州家谬,历计月日曾未充。使家熟视州家惜,万里君门谁为通。学而闻道要有用,达岂吾泰穷何穷。君之授受远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龙门当日谓不遇,尹杨亦到明光宫。

白话文翻译:

虽然我们出生在同一天,但你在学问和领悟道理方面无人能及。既然学到了道理,为何不将其应用于实际呢?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必过分计较功绩。你作为一名官员,在偏远地区任职多年,面对多年的积弊和连年的灾难。你努力去除奸邪,培养善良,扶持疲弱,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而非道听途说。是谁手持皇帝的诏书从东方而来,说你违背天意,适合担任重要职务?朝廷误听了地方的错误报告,计算时间并未充分。使者们仔细观察,地方官员珍惜你的才能,但谁能为你打开通往朝廷的大门呢?学到的道理必须有用,通达岂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而忽视实际困境。你的传承和接受有着深远的影响,湘江浩浩荡荡,湘山雄伟。当年在龙门未遇时,尹杨等人也最终到达了明光宫。

注释:

  • 学而闻道:学习并领悟道理。
  • 庸:应用。
  • 咎:错误。
  • 蛮貊:古代对边远地区的称呼。
  • 疲癃:疲弱,指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 黄诏:皇帝的诏书。
  • 天家:朝廷。
  • 州家:地方官府。
  • 使家:使者。
  • 龙门:比喻重要的职位或机会。
  • 尹杨:指尹吉甫和杨震,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明光宫:古代宫殿名,比喻朝廷。

诗词背景:

作者赵蕃是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为主。这首诗是赵蕃送别友人吴叙浦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学识和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其在官场中遭遇不公的同情和支持。诗中通过对友人经历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官员的困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吴叙浦的赞美和对其遭遇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诗中“学而闻道莫比踪”一句,高度评价了友人的学识和品德,而“一官俯首蛮貊中”则描绘了友人在偏远地区的艰苦工作。诗人通过对友人经历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官员的困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

诗词解析:

  • “生年月日虽则同,学而闻道莫比踪。”:诗人首先提到与友人同日出生,但友人在学问和领悟道理方面无人能及,强调了友人的卓越才能。
  • “学而闻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宁论功。”:诗人提出既然学到了道理,为何不将其应用于实际呢?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必过分计较功绩,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
  • “一官俯首蛮貊中,几年积弊频年凶。”:描绘了友人在偏远地区的艰苦工作,面对多年的积弊和连年的灾难,展现了友人的坚韧和担当。
  • “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见非闻风。”:友人努力去除奸邪,培养善良,扶持疲弱,这些都是诗人亲眼所见,而非道听途说,强调了友人的实际行动和成效。
  • “孰持黄诏来自东,谓君违天合君冲。”:是谁手持皇帝的诏书从东方而来,说友人违背天意,适合担任重要职务,暗示了友人的能力和潜力。
  • “天家误听州家谬,历计月日曾未充。”:朝廷误听了地方的错误报告,计算时间并未充分,表达了对友人遭遇不公的同情。
  • “使家熟视州家惜,万里君门谁为通。”:使者们仔细观察,地方官员珍惜友人的才能,但谁能为他打开通往朝廷的大门呢?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
  • “学而闻道要有用,达岂吾泰穷何穷。”:学到的道理必须有用,通达岂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而忽视实际困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 “君之授受远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友人的传承和接受有着深远的影响,湘江浩浩荡荡,湘山雄伟,象征了友人的伟大和深远影响。
  • “龙门当日谓不遇,尹杨亦到明光宫。”:当年在龙门未遇时,尹杨等人也最终到达了明光宫,暗示了友人的潜力和未来的可能性。

修辞手法:

  • 比喻:“龙门当日谓不遇”中的“龙门”比喻重要的职位或机会。
  • 拟人:“湘水浩浩湘山雄”中的“湘水”和“湘山”被赋予了雄伟的特性,拟人化地表达了友人的伟大和深远影响。
  • 对仗:“生年月日虽则同,学而闻道莫比踪”中的“生年月日”与“学而闻道”形成对仗,强调了友人的卓越才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诗人通过对友人学识和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其在官场中遭遇不公的同情和支持,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

意象分析:

  • “蛮貊”:象征偏远地区,描绘了友人在偏远地区的艰苦工作。
  • “黄诏”:象征皇帝的权威和诏书的重要性。
  • “湘水浩浩湘山雄”:象征友人的伟大和深远影响。
  • “龙门”:象征重要的职位或机会。
  • “明光宫”:象征朝廷,暗示了友人的潜力和未来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学而闻道”是指什么? A. 学习并领悟道理 B. 学习并应用道理 C. 学习并传授道理 D. 学习并讨论道理

  2. 诗中提到的“蛮貊”是指什么? A. 偏远地区 B. 繁华都市 C. 古代国家 D. 古代部落

  3. 诗中提到的“黄诏”是指什么? A. 皇帝的诏书 B. 地方的文书 C. 使者的信件 D. 友人的书信

  4. 诗中提到的“龙门”比喻什么? A. 重要的职位或机会 B. 偏远地区 C. 繁华都市 D. 古代国家

  5. 诗中提到的“明光宫”象征什么? A. 朝廷 B. 地方官府 C. 使者 D. 友人

答案:

  1. A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前途的担忧。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与赵蕃的《送吴叙浦》: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坚持,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而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学识和品德的赞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歌,提供了对赵蕃诗歌的详细解析和评价。
  • 《宋代文学史》:提供了对宋代文学的详细介绍,包括赵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癸未除夕用前韵 念奴娇·海棠溪江上 念奴娇 题顾螺舟小影 念奴娇 钱江游泳 念奴娇 东园感 念奴娇 有赠 念奴娇 潼关感旧 念奴娇 水仙 念奴娇·锦城城北 念奴娇 荷花,和孟晋,用白石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顾的成语 博物通达 寸的部首有哪些字?这份超全寸部首汉字清单送给你_汉字偏旁学习 弄神弄鬼 第二字与第四字反义成语大全_反义词成语精选 粉面含春 糸字旁的字 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索价 艺术字大全_艺术字设计风格与技巧 匕字旁的字 南图 善贾而沽 角菱 西字头的字 料事如神 私书 描写蓝天的诗有哪些?这份描写蓝天的诗句,让你轻松写出好句子_诗歌创作必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