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探春慢》

时间: 2025-04-26 16:14:13

诗句

宅券偿难,岩缘修浅,十年梦断香谷。

烟户檀栾,水墙杨柳,秃尽枝枝春绿。

斜日乌衣散,更提甚、华堂裙幄。

那堪落叶声中,旧窗重剪凉烛。

试问鹤老莺荒,谁拓地诛茅,来复修筑。

息月池深,栖花窖密,往景细量空熟。

无赖登楼望,也几换、郊芜坡渌。

但识屏山,秋帘曾伴吟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13

原文展示

探春慢
作者:姚燮 〔清代〕

宅券偿难,岩缘修浅,十年梦断香谷。
烟户檀栾,水墙杨柳,秃尽枝枝春绿。
斜日乌衣散,更提甚华堂裙幄。
那堪落叶声中,旧窗重剪凉烛。
试问鹤老莺荒,谁拓地诛茅,来复修筑。
息月池深,栖花窖密,往景细量空熟。
无赖登楼望,也几换郊芜坡渌。
但识屏山,秋帘曾伴吟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追忆。宅子里的东西难以偿还,山岩的边缘也修建得不够深厚,十年的梦想在香谷里破灭了。烟雾缭绕的窗户旁,檀香树与水边的杨柳,已经光秃的春枝一片绿意。斜晖洒在乌衣之上,华丽的堂屋中更显得空旷。那种落叶的声音让我难以忍受,旧窗前烛光已经暗淡。试问那些老鹤和黄莺,谁来开垦这片土地,重建曾经的美好。月光映照着深池,盛开的花儿在隐秘的地方,往日的景象细细回味却又空洞无物。无奈之下登楼远望,郊外的荒凉与清澈仿佛已不再属于我。唯有屏山的秋帘,曾经陪伴我独自吟诵。

注释

  • 宅券:指房屋的契约或所有权,暗示经济困难。
  • 香谷:梦中的理想之地,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檀栾、杨柳:植物的意象,代表自然景色和生活的清幽。
  • 乌衣:指乌衣巷,象征着往事与旧时光。
  • 重剪凉烛:重剪是指重新点燃烛光,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1641-1710),字仲明,号山樵,清代诗人。姚燮出身于士人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擅长诗词,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探春慢》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复杂,社会动荡与经济变迁交织。诗人笔下的孤独与失落,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诗歌鉴赏

《探春慢》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美好的追忆。诗中所提及的“香谷”,不仅是一个理想的地方,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寄托。随着时间的推移,梦中的美好已然破灭,取而代之的是失落与惆怅。

整首词的结构紧凑,情感层次分明。开头几句便以“宅券偿难”引入,直接表达了生活的困顿。接着通过“烟户檀栾,水墙杨柳”的自然描写,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却又伴随着一丝萧瑟。斜阳与乌衣的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怀旧情怀的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试问鹤老莺荒”引发思考,谁来重建这片失去的美好?此时的思绪已然超越了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升华为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最后,“但识屏山”一句,既是对山水的认同,也是对自我孤独的自我安慰,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宅券偿难:表达生活的困境与无奈。
  • 岩缘修浅:暗示人际关系的脆弱。
  • 十年梦断香谷:十年的理想逐渐破灭。
  • 烟户檀栾: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
  • 水墙杨柳: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延续。
  • 落叶声中:引入感伤的情绪。
  • 旧窗重剪凉烛:对过去的怀念与追忆。
  • 息月池深:内心的空虚与思考。
  • 无赖登楼望:无奈之下的远望,表达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困顿比作“宅券偿难”。
  • 拟人:让自然景物带有情感,如“鹤老莺荒”。
  • 对仗:词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孤独与怀旧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谷:象征理想与向往。
  • 杨柳:代表春天与生命的延续。
  • 乌衣:象征旧时光与过往的记忆。
  • 凉烛:象征孤独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宅券偿难”中的“宅券”指什么?

    • A. 房屋契约
    • B. 书籍
    • C. 饮食
  2. “十年梦断香谷”中的“香谷”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的困境
    • B. 理想与希望
    • C. 感情的破裂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主要有哪几种?

    • A. 檀栾、杨柳
    • B. 山川、河流
    • C. 花草、虫鸣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李清照):同样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 《声声慢》(李清照):探讨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通过自然景物描绘情感,但更加宏大壮丽。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涉及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但更多了人际关系的复杂。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与诗学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渔歌子  其五 为赵德怀赋 旅兴 其七 白云歌为良上人作 捣练子 次韵和石末公红树诗 法华山弘上人 春曲 其一 秋怀 其七 赠医士黄元之 大堤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想开头的成语 批砉导窾 尸字头的字 一清如水 桑枢瓮牖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浪客 据徼乘邪 包含降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无所措手 同字框的字 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鸭蛋脸 吹毛索垢 哀哀欲绝 乛字旁的字 适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