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7:36
作者: 梅窗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云巢望断望西湖,
竹护梅藏隐士居。
芬草绿深春盎盎,
客来同揽一山孤。
在云巢的高处,远望西湖,
竹林环绕,梅树隐蔽着隐士的居所。
芬芳的草木郁郁葱葱,春天生机盎然,
客人来到这里,一同欣赏这孤独的一山风景。
诗中提到的“隐士”文化,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思想,强调隐逸生活和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介绍: 梅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专注于描写自然和隐逸生活,作品多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对隐士生活的赞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窗隐居于西湖附近时,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欣赏以及隐士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以“云巢望断”开篇,给人一种高远的视野,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美景的向往与眷恋。接着“竹护梅藏”则巧妙地描绘了隐士的居所,营造了一个清幽、隐秘的意境。诗中通过对“芬草绿深”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的气息,这不仅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也反映了生机与活力的主题。最后一句“客来同揽一山孤”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欢迎与欣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体而言,诗歌流露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西湖自然美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隐士居所被什么保护?
诗中春天的草木是如何描述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窗与苏轼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但梅窗更注重隐逸生活的描绘,而苏轼则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