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5: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46:57
城中稀暇日,取适过林泉。
古寺排金榜,离宫枕玉泉。
折花聊映醉,藉草亦成眠。
不学王孙呕,平心过百年。
在城市中难得的闲暇日子,我决定去游玩山林和泉水。古老的寺庙里挂着金榜,离宫则依偎在玉泉旁。折下一朵花来聊表醉意,躺在草地上也能安然入睡。不想像王孙那样喧闹,保持平和的心态度过一百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王孙”一词常用来指代富贵人家的子弟,他们通常生活奢华,追求享乐。此处提及,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石宝,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士人多追求功名利禄,而诗人则选择了隐逸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湖游玩的闲适情景,表达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城中稀暇日”,引出诗人游玩的契机,展现出一种难得的闲暇,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宁静与自得。接着,诗人描述了古寺和离宫的静谧,暗示了他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折花聊映醉,藉草亦成眠”,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他在花间小醉,躺在草地上入眠,体现了一种与世无争、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不学王孙呕”,则是诗人对当时士人追求名利的批判,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表达出一种洒脱的人生哲学。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深邃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对自然的热切向往,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王孙与诗人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意象的运用,如“折花”、“藉草”,生动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融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对浮华生活的拒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平和的向往,展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学思考,体现了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王孙”指的是:
A. 平民
B. 王公贵族的子弟
C. 农民
D. 学者
诗人选择在何时游玩林泉?
A. 城中节日
B. 难得的闲暇日
C. 战争时期
D. 春节
“不学王孙呕”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喜欢奢华
B. 向往平凡生活
C. 渴望名利
D. 崇尚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比,石宝的诗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加注重内心的平和与闲适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