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0:3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31:58
舟过吴江谒臞庵翁少留为赋二诗
作者: 仲并 〔宋代〕
住家却学浮家样,横截江湖叠浪中。
漫说三高无起日,孰知千古可同风。
长林蒙雾行平远,层榭攀云语半空。
堤上系舟何限意,匆匆著句未全工。
诗人住在家中却学着漂泊的生活,犹如在波涛起伏的江湖中穿行。
总是说三高(即高山、高天、高地)没有升起的日子,但谁知道千古以来却能与风同在。
远处的长林笼罩在迷雾中,行走其间仿佛进入了平远的境界,
高楼层叠,似乎在云端交流,仿佛在半空中畅谈。
堤岸上系舟,意境何其广阔,
匆忙写下的诗句尚未完成,似乎不够精致。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仲并游历吴江之际,临近臞庵,表现了诗人对浮世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吴江地处水乡,诗人通过舟行江湖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舟行江湖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感受。首联以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定居生活与漂泊生活的思索。诗中“住家却学浮家样”一句,反映了诗人对浮世生活的向往与无奈,揭示了人们在安稳的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精神漂泊。
接下来的“漫说三高无起日,孰知千古可同风”则引入了时间与理想的思考,诗人以“千古”来映射个人与历史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探求与追寻。长林与层榭的描绘则通过意象的堆叠,营造了一幅烟雾缭绕、意境深远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
最后一句“匆匆著句未全工”,传达出诗人在创作时的急迫感与不满足,暗示了艺术创作中的艰辛与追求完美的心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舟行江湖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揭示了生活的复杂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仲并
C. 杜甫
D. 白居易
“住家却学浮家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安逸
B. 追求漂泊
C. 厌倦
D. 满足
诗中提到的“三高”指的是?
A. 高山、高天、高地
B. 三个高人
C. 高尚的理想
D. 三个高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仲并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孤独。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上各有不同,仲并的诗更为细腻,李白则显得豪放。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舟过吴江谒臞庵翁少留为赋二诗》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