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7:0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06:03
小松如小儿,能坐未能立。
乱发覆地皮,劲气排雪汁。
谁将救暍手,种此青戢戢。
秋阳暴行人,清荫何时及。
这首诗写了一棵小松树,像小孩一样,虽然可以坐着,却不能站立。它的乱发覆盖了地面,强烈的气息将雪水排出。谁来救我这双干渴的手,栽种了这棵青松。秋天的阳光照得行人炙热,清凉的荫凉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以小见大,表现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变迁交织的年代。诗人通过小松树的描绘,反映了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道傍小松》通过小松树的形象,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小松树如同孩童,虽不能挺立,却能坐着,这种形象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柔弱感。诗中“乱发覆地皮”生动地描绘了小松的生长状态,仿佛可以感受到松树那种无所畏惧的生命力。松树的“劲气排雪汁”,则象征着它的生命力与环境的互动,展现出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
“谁将救暍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对自然的依赖,仿佛在诉说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而结尾“秋阳暴行人,清荫何时及”则加深了这种无奈感,诗人在烈日炎炎下渴望荫凉,体现了人对自然环境的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不仅描写了小松树的形象,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小松树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对自然的依赖以及对凉爽的渴望,传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矛盾。
小松树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诗中提到的“清荫”象征什么?
诗中的“劲气排雪汁”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