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腊梅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20 23:08:15

诗句

天寒好风日,清香透窗纱。

谁知蜜脾底,有此返魂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23:08:15

原文展示:

天寒好风日,清香透窗纱。
谁知蜜脾底,有此返魂花。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天气和良好的风日里,清香透过窗纱飘来。
谁能想到蜜蜂的蜂巢底下,竟藏有这样一种能够复活灵魂的花呢?

注释:

  • 天寒:指天气寒冷。
  • 好风日:良好的天气,有风的日子。
  • 清香:指腊梅散发的清新香气。
  • 透窗纱:透过窗帘或窗纱。
  • 蜜脾:指蜜蜂的蜂巢。
  • 返魂花:腊梅花,因其香气能唤起人的思绪,形象地称为“返魂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宗道,号复古,生于北宋时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戴复古的作品多表现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腊梅盛开的季节。腊梅在寒冬中绽放,香气扑鼻,象征着坚韧与生机。诗人借腊梅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腊梅的描写,展现了冬日的清新气息和生命的坚韧。首句“天寒好风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清新的冬日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清香透窗纱”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腊梅的香气轻轻飘入室内的情景,令人感受到一种温馨与惬意。这种香气不仅是腊梅的物质特征,更是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谁知蜜脾底”则引入了一个意外的转折,诗人通过“蜜脾”这一意象,巧妙地将腊梅与蜜蜂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以及生命与死亡的辩证关系。“有此返魂花”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腊梅的香气如同灵药,能够唤醒沉睡的灵魂,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在这短短的四句中,诗人成功地将冬日的寒冷与腊梅的清香结合,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温暖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寒好风日:寒冷的天气,但风和日暖,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美好场景。
  2. 清香透窗纱:腊梅的香气透过窗子,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3. 谁知蜜脾底:引发读者的思考,意外的转折,暗示生命的奥秘。
  4. 有此返魂花:腊梅的香气如同可以唤醒灵魂的花,寓意深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腊梅称为“返魂花”,比喻其香气的独特和灵性。
  • 拟人:通过腊梅的香气表现出一种生命的情感。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腊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在寒冷中依然存在的生命力与希望。

意象分析:

  • 腊梅:象征坚韧与希望,代表着冬季中的生命。
  • 清香:象征美好与纯净,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蜜脾:代表自然界的和谐与生生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蜜脾”是指什么? a. 蜂蜜
    b. 蜂巢
    c. 花蜜
    答案:b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冬季的厌恶
    b. 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c. 对腊梅的赞美
    答案:b

  3. “返魂花”指的是哪种花?
    a. 玫瑰
    b. 腊梅
    c. 菊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戴复古的《腊梅二首》与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王维描绘秋天的宁静与和谐,戴复古则通过冬天的腊梅展现生命的坚韧。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命的热爱。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龙隐岩 题蛱蝶 其三 归台州舟过乱礁洋 漫兴八首 其四 古诗后十九首 其八 东洲二首 其二 题素心兰画幅 卓锡泉 水围旋跸驻赵北口 山中春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寸字旁的字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_他乡故知诗句解析与用法详解 大题小作 折除 赤晴 白手成家 阜字旁的字 三点水一个心汉字解析_三点水偏旁汉字详解 神劳形瘁 富于春秋 邑字旁的字 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既来之,则安之 著录 shu的汉字全收录_shu的汉字写法详解 木字加见字念什么_木字加笔画汉字读音详解 包含缸的词语有哪些 欺罔视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