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病中杂兴》

时间: 2025-07-12 02:42:33

诗句

不辞南北叹飘零,俯仰乾坤一草亭。

鸢堕水中从沓沓,鸿飞天外自冥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2:42:33

原文展示:

病中杂兴 高登 〔宋代〕

不辞南北叹飘零,俯仰乾坤一草亭。 鸢堕水中从沓沓,鸿飞天外自冥冥。

白话文翻译:

不愿因南北奔波而叹息飘零,俯仰之间,整个天地不过一草亭大小。 鸢鸟坠入水中,随波逐流,而鸿雁飞向天外,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辞:不拒绝,不介意。
  • 南北:指四处奔波。
  • 飘零:比喻生活不安定,四处流浪。
  •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时间短暂。
  • 乾坤:指天地。
  • 草亭:简陋的小亭子。
  • 鸢:一种猛禽,俗称老鹰。
  • 沓沓:形容水流声或物体随水流漂动的样子。
  • 鸿飞:大雁飞翔。
  • 冥冥:形容深远,不可知的样子。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使用典故,但“鸢堕水中”与“鸿飞天外”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束缚与自由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登,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病中,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鸢堕水中”与“鸿飞天外”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厌倦。诗中的“不辞南北叹飘零”展现了诗人对四处奔波生活的无奈接受,而“俯仰乾坤一草亭”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认为整个天地不过是一个简陋的草亭,人生短暂而渺小。后两句通过鸢与鸿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自由与束缚的主题,鸿雁自由飞翔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自由境界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不辞南北叹飘零”,表达了诗人对四处奔波生活的无奈接受,不拒绝也不介意。
  • 次句“俯仰乾坤一草亭”,通过俯仰之间的动作,比喻时间的短暂和人生的渺小。
  • 第三句“鸢堕水中从沓沓”,描绘了鸢鸟坠入水中,随波逐流的景象,象征着束缚和无奈。
  • 末句“鸿飞天外自冥冥”,描绘了鸿雁飞向天外,自由自在的形象,象征着自由和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鸢堕水中”与“鸿飞天外”的对比,突出了束缚与自由的主题。
  • 象征:鸢与鸿分别象征着束缚与自由,增强了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厌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鸢堕水中:象征束缚和无奈。
  • 鸿飞天外:象征自由和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鸢堕水中”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快乐 D. 悲伤

  2. 诗中的“鸿飞天外”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快乐 D. 悲伤

  3. 诗人通过“俯仰乾坤一草亭”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短暂 B. 人生的渺小 C. 世界的广阔 D. 生活的艰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高登的《病中杂兴》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但高登的诗更侧重于对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境界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高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包括《登高》,可以与高登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湖心亭 和郑鲠之韵 和刘太守十州诗·竹屿 和刘太守十州诗·月岛 和刘太守十州诗·烟屿 和刘太守十州诗·雪汀 和刘太守十州诗·松岛 和刘太守十州诗·柳汀 和刘太守十州诗·菊花洲 和刘太守十州诗·花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鳞翰 整容 殴公骂婆 禾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眠云卧石 石鼓文 提手旁的字 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 旡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旦暮之业 呜呼哀哉 手辣 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民生涂炭 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