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

时间: 2025-04-27 12:49:32

诗句

碧漾江波,冷香时向斜桥动。

雨留风送。

千树迷村垄。

茂苑移来,吟赏清尊共。

春无缝。

一枝谁种。

归燕西园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9:32

原文展示:

碧漾江波,冷香时向斜桥动。
雨留风送。千树迷村垄。
茂苑移来,吟赏清尊共。
春无缝。一枝谁种。归燕西园梦。

白话文翻译:

江面碧波荡漾,清冷的香气时而随风飘向斜桥。
雨水留在这里,风儿把它送走。千树交错,迷惑了村庄的边界。
茂密的园林移来,让我们共同品味这清酒和优雅的吟咏。
春天没有缝隙,谁种下了这一枝花?归来的梦在西园中缭绕。

注释:

  • 碧漾江波:碧绿的江水波浪荡漾。
  • 冷香:指清冷的香气。
  • 斜桥: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桥,或是形象的描绘。
  • 雨留风送:雨水留下,风儿又把它送走,形象地表现了天气的变化。
  • 千树迷村垄:千树环绕,迷惑了村庄的边界。
  • 茂苑:指繁茂的园林。
  • 清尊共:清酒与朋友共同品味。
  • 春无缝:春天的流转没有间歇。
  • 归燕西园梦:梦回西园,意指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永正,现代诗人,作品多以风景、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季,描写了江边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点绛唇》通过描绘春日江边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碧漾江波”引入,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冷香时向斜桥动”一句,冷香随风而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气息和轻盈的氛围。随着“雨留风送”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的变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千树迷村垄”一句,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树木繁茂,村庄在这片绿色的包围下显得更为迷人。同时,诗中提到的“吟赏清尊共”,不仅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愉悦,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共鸣。这种共赏的情境让人倍感亲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结尾的“归燕西园梦”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漾江波:描绘了江水的清澈和波动。
  2. 冷香时向斜桥动:冷香在特定时刻飘向斜桥,体现了春天的气息。
  3. 雨留风送:自然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
  4. 千树迷村垄:生机勃勃的春天,描绘了树木与村庄的和谐。
  5. 茂苑移来:繁茂的园林与诗人情感的共鸣。
  6. 吟赏清尊共:友人相聚,共饮清酒,抒发心情。
  7. 春无缝:春天的流转自然,没有间隙。
  8. 一枝谁种:追问花的来源,传达对生命的思考。
  9. 归燕西园梦:思乡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美好。
  • 拟人:自然的变化如同有生命般,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雨留风送”,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意象分析:

  • 江波: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变迁。
  • 冷香:代表春天的气息,隐喻美好事物的瞬间。
  • 千树:象征繁荣与希望。
  • 清尊:象征友谊与共享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漾江波”指的是什么? A. 江水的清澈
    B. 山的高耸
    C. 风的轻柔

  2. “春无缝”一句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春天的短暂
    C. 春天的流转自然

  3. 诗中提到的“清尊”指的是什么? A. 清酒
    B. 清水
    C. 清风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自华的《春晓》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陈永正的《点绛唇》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陈永正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强调壮丽的山水与豪放的情怀。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松江舟中四首荷叶浦时有不测末句故及之 松江舟中四首荷叶浦时有不测末句故及之 松江舟中四首荷叶浦时有不测末句故及之 思家 思归 书事 市舶提举管仲登饮于万贡堂有诗 世事 史贤良入蜀有锦江诗卷陈谊甚高 石洲遇陈季申话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潜光隐耀 远不间亲 玉簪棒儿 晓来 妖服 鼻字旁的字 包含怒的成语 用字旁的字 花船 月字旁的字 争筹 除患兴利 虎字头的字 伤教败俗 埋轮破柱 齒字旁的字 包含蚌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