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9: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9:46:57
点绛唇 对月怀表妹
月落乌啼,今宵提起心先碎。
无凭鳞羽。逾觉人憔悴。
目极烟迷,望断家门路。
携琴处。海棠花底,共赋伤春句。
月亮已经落下,乌鸦在啼叫,今夜我提起心绪,心中先已碎裂。
没有依靠的鳞羽,越发觉得自己憔悴。
目光所及,烟雾迷蒙,仿佛已望断了回家的路。
我在携琴的地方,海棠花下,共同赋诗表达对春天的伤感。
作者介绍:万淑修,清代女词人,其词风格清丽,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她的作品常融入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爱情的感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思念表妹之时,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感伤,反映了清代女性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点绛唇 对月怀表妹》是一首充满了思念与忧愁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开头的“月落乌啼”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凄凉、孤寂的环境,月亮的落下和乌鸦的啼叫相互映衬,传递出孤独的情感。接下来的“今宵提起心先碎”则直接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情感真挚而动人。
词中通过“无凭鳞羽”一语,展现了诗人失去依靠的无助感,这种感觉在“逾觉人憔悴”中愈发明显。诗人深处情感的泥淖,似乎无论如何也无法走出那种痛苦的境地。接着“目极烟迷,望断家门路”则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诗人的目光被烟雾笼罩,仿佛迷失在思念之中,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最后一句“携琴处,海棠花底,共赋伤春句”则是诗人情感的宣泄。携带琴在海棠花下,似乎是与表妹共享这一刻的美好,然而却又因春天的短暂而感到伤感。整首词情感绵长,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与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孤独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的“月落乌啼”主要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无凭鳞羽”中的“鳞羽”象征什么?
“携琴处,海棠花底”描述的是哪个环境?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