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26
庭无十步广,有竹才百个。
子时哦其间,宾友或来和。
琴壶置于傍,图籍亦在左。
谁怜修修影,只畏寒日过。
谁怜青青枝,下有暗叶堕。
我期霰雪时,来听幽声卧。
应当为设榻,勿使赏心剉。
持以报主人,此兴不可破。
庭院虽小,只有十步宽,但却有竹子一百株。
在子时(午夜)我在竹间吟哦,朋友们或许会来和我唱和。
琴壶就放在旁边,书籍也在左侧。
谁来怜惜那细细的竹影,只怕寒日过去。
谁来怜惜那青青的竹枝,下面有暗暗的叶子掉落。
我期盼着霰雪的时节,来这里听那幽幽的声音安卧。
应该为你准备好坐榻,不要让赏心的时光流逝。
我将以此来报答主人,这样的兴致不可打破。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晚年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相聚的期待。诗中通过描绘庭院的竹子、琴壶与书籍,展现了诗人清幽的生活情趣。
梅尧臣的《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是一首充满淡雅情趣的诗。诗的开头便通过“庭无十步广,有竹才百个”展现出一个狭小而丰富的自然环境,竹子在这里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描写子时吟唱与友人和声,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文化生活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琴壶置於傍,图籍亦在左”,不仅描绘了诗人生活的雅趣,也暗示了他在这宁静环境中所进行的文人活动,如弹琴、饮酒和读书。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另外,诗的后半部分透出一丝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写道“只畏寒日过”,仿佛在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宁静和美好。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在清幽中又带有一丝忧伤,展现了梅尧臣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庭无十步广”的意思是:
A. 庭院很大
B. 庭院很小
C. 庭院有很多竹子
D. 庭院没有竹子
“子时哦其间”中“子时”指的是:
A. 正午
B. 午夜
C. 黄昏
D. 清晨
诗人期望在什么时候来听幽声卧?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